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英语单词大全

Boskop是什么意思,Boskop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输入单词

常用词典

  • n. 博斯科普民族

  • 例句

  • Alas, if only the Boskop had had the chance to stroll a Parisian boulevard!

    唉,只可惜博斯科普人没有机会漫步巴黎的林荫大道了!

  • We have seen reports of Boskop brain size ranging from 1, 650 to 1, 900 cc.

    我们目前可以看到的报告上,博斯科普头骨的脑容积从1650到1900cc不等。

  • The Boskop skull, it would seem, housed a brain perhaps 25 percent or more larger than our own.

    看来,博斯·科普头骨里的那个大脑要比我们自己的大脑大差不多25%。

  • Boskop has a face that takes up only about one-fifth of his cranium size, closer to the proportions of a child.

    而博斯·科普头骨的脸只占整个颅骨大小的五分之一,接近于儿童的水平。

  • The Scottish scientist Robert Broom reported that “we get for the corrected cranial capacity of the Boskop skull the very remarkable figure of 1, 980 cc.”

    苏格兰科学家*********·布鲁姆在报告中称:“我们重测修正后的博斯科普头骨脑容积达到了惊人了1980cc。”

  • 专业解析

    Boskop(博斯科普)是一个在人类学和古生物学领域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术语,主要指代20世纪初在南非发现的一具更新世晚期古人类头骨化石,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关于其分类和意义的学术讨论。

    1. 发现与命名:1913年,在南非德兰士瓦省(现属西北省)博斯科普(Boskop)地区附近的一个农场,人们发现了一具保存相对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该化石随后被送往南非的解剖学家进行初步研究。这个发现地点赋予了该化石“Boskop Man”或“Boskop skull”的名称。其地质年代通常被认为属于更新世晚期,距今约1万至3万年。

    2. 解剖特征:博斯科普头骨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其异常巨大的脑容量。早期测量估计其颅容量约为1700至1900毫升,显著高于现代人类的平均值(约1350毫升)。此外,头骨还显示出相对较小的面部结构、高而圆隆的颅顶等特征。这些特征组合在一起,在当时显得非常独特。

    3. 历史解释与争议:在发现后的几十年里,一些学者(如Robert Broom, Raymond Dart等)认为博斯科普人代表了一个独特的、已灭绝的古代人种,甚至可能是现代人类(智人)的直系祖先或一个更“先进”的旁支。这种观点在20世纪上半叶一度流行,特别是在南非。博斯科普人被描述为拥有“巨大脑量”的“超智人”(Homo capensis),并被推测可能拥有超越现代人的智力。

    4. 现代认知:随着更多古人类化石的发现、更精确的测年技术的应用以及人类进化理论的完善,现代古人类学界对博斯科普头骨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并非独特物种/人种:博斯科普头骨不再被视为一个独立的人种或物种。它现在被普遍认为是非洲早期现代人(Anatomically Modern Humans, AMH) 的一个个体变异样本,属于智人(Homo sapiens)。
      • 脑容量估计修正:对原始头骨进行重新测量和评估后,其颅容量估计值被下调至更接近现代人类变异范围的上限(约1600-1700毫升左右),虽然仍偏大,但不再被视为异常到需要单独分类的程度。现代人类中脑容量达到甚至超过1500毫升的个体并不罕见。
      • 个体变异与病理可能:其较大的脑容量和某些特征现在更倾向于被解释为个体变异的结果,或者可能与某种病理状态(如脑积水)有关,而非代表一个普遍存在的“超智”人种。
      • 进化意义:博斯科普个体不再被看作是现代人类进化主干上的关键环节或一个更高级的旁支。它只是非洲大陆上早期现代人群多样性的一部分,其形态特征并未显示出与现代人有根本性的进化差异或优势。

    Boskop 主要指代1913年在南非发现的一具古人类头骨化石。历史上因其巨大的脑容量(早期估计值偏高)而被认为可能代表一个独特的“超智”古人种。然而,现代古人类学研究表明,博斯科普头骨应归属于早期现代智人(Anatomically Modern Humans),其显著特征更可能是个体变异或病理状态(如可能的脑积水)的结果,而非一个独立进化支系的证据。它反映了非洲更新世晚期人类形态的多样性,但并非一个被现代科学承认的独立分类单元。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资料

    "Boskop" 是一个形容词,主要用于描述与南非石器时代中期发现的博斯科普人(Boskop Man)相关的事物。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 词性与基本含义
      "Boskop" 作为形容词(adj.),意为“博斯科普人的”或“与博斯科普人相关的”。该词源于考古学中对南非发现的一类古人类化石的命名。

    2. 历史与考古背景
      博斯科普人(Boskop Man)是20世纪初在南非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其头骨特征(如较大的脑容量)曾引发学界对其是否为独立人种的讨论。例如,有研究质疑其头骨特征是否属于个体变异现象。

    3. 学术争议
      早期研究认为博斯科普人可能代表一个独特的古人类分支,但现代研究多倾向于将其归类为智人(Homo sapiens)的早期形态,其头骨特征可能属于正常变异范围。

    4. 使用场景
      该词常见于人类学、考古学文献中,用于描述与博斯科普化石或相关文化遗存相关的内容,例如:"Boskop skull"(博斯科普人头骨)。

    注意:当前学术界对“博斯科普人”的定义和分类存在争议,建议通过权威考古期刊或专著获取最新研究进展。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