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傍水之城郭。亦指依郭之水。 唐 许浑 《赠萧兵曹先辈》诗:“潮生水郭蒹葭响,雨过山城橘柚疎。” 清 钮琇 《觚賸续编·醉隐记》:“ 醉隐公 既浮沉於酒……於是风日之朝,月露之夕,或藉花蹊,或荫竹屿,或杖山烟,或棹水郭,皆无不醉之时,无不醉之地。”
“水郭”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释:
基本释义
“水郭”指傍水而建的城郭,或指环绕城郭的水域。这个词常用来描述古代城镇依水而建的地理特征。例如江南水乡的城镇布局,既有城墙(郭)的防御功能,又与水系形成共生关系。
文学意象
在诗词中,“水郭”多用于营造江南水乡的意境,如唐代许浑的“潮生水郭蒹葭响,雨过山城橘柚疎”,清代钮琇的“棹水郭”等描述。明代《东城道中》诗句“水郭秋风后,寻诗客共过”则进一步展现其作为文人雅士游赏之地的意象。
延伸用法
该词也可指代与水相关的城郭结构,如护城河、临水城门等,例如“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描绘了水陆交织的繁华夜景。
发音与结构:拼音为shuǐ guō,属偏正式合成词,通过“水”修饰“郭”形成地理概念。其内涵既包含自然水域,也体现古代城市规划的智慧。
《水郭》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水与郭”。这个词由两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独特的意义,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概念。
《水郭》的部首是“水”和“邑”。其中,“水”是汉字的常用部首之一,表示与水有关的事物;“邑”则表示城市或城邑。
《水郭》共有14个笔画。具体的笔画顺序为:“氵”(三画)+ “阝”(五画)+ “口”(三画)+ “日”(四画),合计为15画。
《水郭》是古代文献中的一个词语,来源可以追溯到《诗经·豳风·伐木》篇。
在繁体字中,水郭的写法为「水郭」。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时与现代不同。据研究,古代写作《水郭》的形式为「水」字写在上方,下面写「邢」字。
以下是一些使用《水郭》的例句:
1. 水郭环绕的城市,起到了保护作用。
2. 他们修建了水郭,以保护村庄不受洪水侵袭。
根据《水郭》的意思,可以组成以下词语:
1. 水城:指被水包围的城市。
2. 郭邑:指古代城池。
3. 水土保持:指保护土地和水资源。
近义词:水城、水寨
反义词:无水、无郭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