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ekstrə'vɜːʃən/ 美:/',ekstrə'vɜːrʒən/
n. 外向性;外倾性
I – Introversion preferred to extraversion: INTJs tend to be quiet and reserved.
内倾超过外倾。INTJ们倾向于安静而有所保留。
Interactive effects of extraversion and Internet service preference are not significant.
外向性人格特征与互联服务偏好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For agreeableness and extraversion people were generally in agreement with their friends.
对于社交能力和外向性,被试与他们的朋友们大体上保持一致的看法。
This is typically characterised by neuroticism, and lack of extraversion and agreeableness.
这通常表现为神经过敏、性格缺乏外向和随合的表现。
Third, Extraversion and Openness can predict positive internet reaction service significantly.
第三,外向性和开放性对娱乐偏好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外向性(Extraversion)是心理学中五大人格特质理论(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的核心维度之一,指个体在社交互动、情感表达及能量获取方式上倾向于外部世界的倾向性。这一概念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后经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和保罗·科斯塔等人发展为现代人格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核心特征
外向性包含六个子维度:热情度(Warmth)、合群性(Gregariousness)、果断性(Assertiveness)、活力水平(Activity Level)、寻求刺激(Excitement Seeking)和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s)。典型的外向者表现为乐于社交、充满活力,且更易从外部环境获得满足感,而内向者则倾向于从独处中恢复精力。
神经科学基础
研究发现,外向性与多巴胺系统的敏感性相关。外向者的大脑对奖励刺激(如社交认可)的反应更强烈,这解释了他们对社交活动的偏好。此外,脑成像研究显示,外向者在静息状态下前额叶皮层与边缘系统的连接模式具有特异性。
应用领域
权威参考资料
extraversion(又称extroversion)是心理学领域描述人格特质的重要术语,具体释义如下:
指外向性/外倾性的人格特质,表现为个体对外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互动倾向。这类人通常精力充沛、善于社交、热情主动且容易适应新环境。
如需深入了解该术语在具体人格模型中的应用,可参考心理学权威量表如NEO-PI-R的测评维度。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