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dəʊl/ 美:/'doʊl/
复数 dhole或dholes
n. 豺(一种产于印度的凶猛的野犬)
dhole(学名:Cuon alpinus)是一种分布于亚洲的中型犬科动物,中文常称为“亚洲野犬”或“豺”。以下是关于该物种的详细解释:
分类与特征
dhole属于食肉目犬科,是Cuon属的唯一现存物种。成年个体体长约90厘米,肩高50厘米,毛色通常为红棕色,冬季毛发更厚密。其牙齿结构独特,臼齿数量少于其他犬科动物,适合捕食中型有蹄类动物(来源: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https://www.iucnredlist.org)。
栖息地与分布
主要分布于印度、东南亚以及中国南部地区,栖息环境包括热带雨林、落叶林和海拔3000米以下的山地。研究显示,dhole种群在印度南部保护区的密度最高,可达每100平方公里3-4群(来源: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https://www.worldwildlife.org)。
社会行为与食性
dhole以群体狩猎著称,族群规模通常5-12只,合作捕猎鹿类、野猪等猎物。史密森学会的研究表明,其群体交流依赖高频哨声,这种沟通方式在犬科动物中较为罕见(来源:史密森国家动物园,https://nationalzoo.si.edu)。
保护现状
根据IUCN评估,dhole被列为濒危物种,全球成年个体数量不足2500只。主要威胁包括栖息地破碎化、猎物减少以及与人类的冲突。印度和尼泊尔已建立多个保护区实施种群监测计划。
生态意义
作为顶级捕食者,dhole对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具有关键作用。国家地理的野外观察证实,其捕食行为能有效控制食草动物数量,促进植被多样性(来源:国家地理,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
以下是关于单词dhole 的详细解释:
dhole 是一种生活在亚洲森林中的野生犬科动物,主要分布于印度、东南亚及中亚地区。中文常译为野犬、豺 或亚洲豺犬,以群居、凶猛和协作捕猎为特征。
英文名称dhole 的词源尚不明确。据记载,1808年英国士兵托马斯·威廉姆森(Thomas Williamson)在印度首次使用该词,可能源自当地语言。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生态保护或行为研究,可参考权威动物学资料或相关保护组织报告。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