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responding period是什么意思,corresponding period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同期
例句
Profits have risen by 15 per cent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 last year.
与去年同期相比利润增长了15%。
There is an increase in production of 20% above that of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 of last year.
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20%。
Compared to corresponding period last year.
与去年同期比较。
Sales are up 10% on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 last year.
与去年同期比,销售额上升10%。
In the third quarter of 1999, the Labour force grew by 2.5 per cent over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 of 1998.
1999年第三季的劳动人口与1998年同期比较,增加2.5%。
专业解析
"Corresponding period"(对应期间)是一个在财务分析、商业报告和统计比较中常用的术语,它指的是用于比较的、时间长度相同且具有可比性的另一个时间段。其核心在于进行时间上的同比比较。
具体含义如下:
-
核心概念:时间上的可比性对比
- 当你分析某个特定时期(例如:2024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数据或表现时,"corresponding period" 指的就是用来与之进行对比的、上一个周期或历史上的同期。
- 最常见的例子是同比(Year-over-Year, YoY) 比较。例如:
- 将2024年第一季度 的销售额与2023年第一季度 的销售额进行比较。这里,2023年第一季度就是2024年第一季度的 "corresponding period"。
- 将2024年7月 的网站访问量与2023年7月 的访问量进行比较。2023年7月就是2024年7月的 "corresponding period"。
- 这种比较旨在消除季节性波动(如节假日、天气因素、行业淡旺季等)的影响,更清晰地反映业务或数据的真实增长趋势、变化或问题。
-
关键特征:
- 时间长度相同: 比较的两个时期必须具有相同的时长(如都是一个月、一个季度、一年)。
- 时间位置对应: 比较的时期在时间轴上处于相对一致的位置(如都是第一季度、都是7月份)。
- 目的明确: 主要用于评估相对于历史同期(尤其是上一个周期)的表现,是增长、下降还是持平。
-
应用场景:
- 财务报告: 公司在季度报告或年度报告中,经常将本期的收入、利润、每股收益等关键财务指标与上年同期(corresponding period)进行比较。
- 销售分析: 评估本月/本季度的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是增长还是下降。
- 运营指标: 比较用户增长率、客户流失率、生产效率等指标在不同年份同一时期的变化。
- 市场研究: 分析市场份额、消费者行为等在特定时间段(如节假日期间)的年度变化。
- 经济数据: 政府发布GDP、通胀率、失业率等数据时,常提供与上年同期的比较。
-
数学表达(可选理解):
同比变化率(YoY Growth Rate)的常用计算公式为:
$$
text{同比变化率} = frac{text{本期值} - text{上年同期值}}{text{上年同期值}} times 100%
$$
其中,“上年同期值”就是“本期值”的 "corresponding period" 的值。
-
注意事项:
- 虽然同比比较能消除季节性影响,但它可能无法反映最近的趋势变化(例如,如果本季度发生了重大事件,仅看同比可能不够)。
- 有时也会与“上一期”(如环比,Month-over-Month, QoQ)进行比较,两者各有侧重。
权威参考来源:
-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IFRS) 的应用: IASB 的准则(如 IAS 1《财务报表的列报》)虽未直接定义 "corresponding period",但明确要求财务报表应提供可比信息,包括与前期(prior periods)的比较。实务中,年度报告的比较通常就是与上年同期(corresponding period)的比较。这体现了该术语在财务报告中的核心地位。来源:IFRS Foundation - IAS 1
-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Federal Reserve) - 经济数据发布: 美联储在发布众多经济指标(如工业生产指数、零售销售数据)时,常规做法是同时公布环比(与上月比)和同比(与上年同月比)的变化率。其数据发布和解释中大量使用了与“上年同期”比较的概念,这是 "corresponding period" 在宏观经济统计中的典型应用。来源:Federal Reserve Economic Data (FRED) (观察具体数据序列的发布格式和注释)。
网络扩展资料
“corresponding period”是一个常用短语,尤其在商业、经济或数据分析中,指与当前或目标时间段具有可比性的另一时期。以下是详细解析:
1.词义分解
2.短语整体含义
“corresponding period”通常指与当前讨论的时间段在性质、长度或位置上相匹配的另一时间段,常用于跨时间对比分析。例如:
- 商业场景:比较今年与去年同期的销售额;
- 学术研究:分析某政策实施前后的数据变化;
- 农业统计:“今年牛奶产量是去年同期的两倍”(例句)。
3.常见应用场景
- 财务报告:如“本季度利润较corresponding period增长10%”;
- 市场分析:对比不同年份同一季节的消费趋势;
- 政策评估:比较政策实施前后的经济指标。
4.注意事项
- 时间可比性:两个时期需在长度和性质上一致(如均为季度、年度);
- 语境明确性:需明确指出对比的基准时间(如“去年同期”或“上一财年”)。
5.近义表达
- Same period(完全相同的时期)
- Comparable period(可比较的时期)
- Year-ago period(去年同期)
通过这种对比,可以更清晰地反映变化趋势或差异来源。如需具体案例或扩展用法,可参考权威词典或商业分析报告。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