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kætʃ,twenti'tu:/
复数 Catch-
n. (因冲突)无法摆脱的困境
Ok, I got you. Sounds like a catch-22 to me.
好的,我明白了。听起来像是进退两难的局面。
I can't get a job because I haven't got anywhere to live but I can't afford a place to live until I get a job—it's a catch-22 situation.
我没有住所就找不到工作,但是没有工作就没钱租房子—这真是左右为难。
It's a Catch-22 situation here. Nobody wants to support you until you're successful, but without the support how can you ever be successful?
这就是一个相互矛盾的困窘。没有人想要支持你除非你已经成功了,但是如果没有人支持,你怎么可能成功呢?
This is kind of a catch-22.
这是一种令人左右为难的局面。
It's a kind of catch-22 situation.
这是个22号军令式的情况。
Now there is a catch-22 situation in the it industry.
在信息技术产业中,现在出现了一个矛盾的局面。
adj.|obsessional;摆脱不了的
"catch-22"是一个源自文学作品的经典概念,指代无法逃脱的自相矛盾困境。该术语出自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1961年的反战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现已成为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领域广泛引用的专业术语。
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定义,catch-22描述的是"一种两难处境,其中个体因相互矛盾的条件而无法获得所需结果"(来源:牛津大学出版社)。在原著小说中,这条军规规定:飞行员若因精神失常申请停飞,恰恰证明其具备理性判断能力,因此必须继续执行飞行任务。这种逻辑闭环形成了无法破解的生存困境。
现代应用中,catch-22常出现在以下场景:
斯坦福大学哲学百科将该现象归类为"自指悖论"的特殊形式,指出其核心在于规则系统内部存在不可调逻辑冲突(来源: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这种结构性矛盾在2001年被《韦氏词典》正式收录为独立词条,标志着其从文学概念演变为通用术语。
Catch-22 是一个源自文学作品的英语词汇,现广泛用于描述自相矛盾、无法摆脱的困境。以下是详细解释:
该词源于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1961年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小说中,二战期间美国空军成员若想以“精神异常”为由申请免于执行危险飞行任务,必须主动提出申请。但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主动申请的行为恰恰证明其神志清醒,因此无法获准。
Catch-22 指代一种逻辑悖论:个体因受制于相互矛盾的条件而陷入两难境地,无法通过合理手段解决问题。例如:
如今,该词已脱离小说语境,成为日常用语,形容:
示例:
“公司要求员工有经验才录用,但毕业生缺乏机会积累经验,这简直是典型的Catch-22。”
what timefor freetraceswindlelethargicobsessivedeteriorativedomesmeningitidesreactionariesshirtlessstemsa chapter of accidentsfan infields of studyfitting curveimmigration officeNew Havenright arrowsuction fanwavelength rangeacetidinachromatamatolbisectrixcyclovirobuxinehexazolelockworkluciopercanonwoven fab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