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函牛之鼎的意思、函牛之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函牛之鼎的解釋

大鼎。《淮南子·诠言訓》:“夫函牛之鼎沸,而蠅蚋弗敢入。” 高誘 注:“函牛,受一牛之鼎也。”《後漢書·劉陶傳》:“其危猶舉函牛之鼎,絓纖枯之末,詩人所以眷然顧之,潸焉出涕者也。” 李賢 注:“函牛之鼎謂大鼎也。”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材能》:“人材有能大而不能小,猶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雞。”亦省作“ 函牛鼎 ”。 宋 梅堯臣 《依韻自和送詩寄潘歙州》:“源流本慷慨,吐論皆經邦。量猶函牛鼎,吾徒媿罌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函牛之鼎”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典故

  1. 最早記載:
    出自西漢劉安《淮南子·诠言訓》:“夫函牛之鼎沸,而蠅蚋不敢入。”
    意為大鼎中的水沸騰時,蚊蠅不敢靠近,暗喻宏大之物自有威懾力。
  2. 曆史引用:
    南朝範晔《後漢書·劉陶傳》用“其危猶舉函牛之鼎,絓纖枯之末”比喻以小承大的危險。

三、用法與比喻


四、相關延伸

如需更深入的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淮南子》《後漢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函牛之鼎

《函牛之鼎》是一個成語,它的意思是指讀書人的學問廣博,才學深厚。

拆分部首和筆畫:函(⺘)牛(⺧)之(⺹)鼎(⺣)。

來源:《東方寶應》是南朝梁·郦道元創作的一部奇幻小說,其中有一段對話:“押沙明于極芬氏,困馀輩于山嶽間者,讀書學問多似函牛之鼎。”這段話中的“函牛之鼎”一詞由此而來。

繁體:《函牛之鼎》的繁體字為「函牛之鼎」。

古時候漢字寫法:根據《說文解字》記載,函鼎是一種古代的容器,用作儲物或者煮飯。函鼎部分現在已經不再使用,但是字形保留下來,用于表示“函”的意思。

例句:
他讀書很用功,學問淵博,可以說是函牛之鼎。
他的知識不僅廣泛,而且深入,真可謂函牛之鼎。

組詞:函才、牛學、學問深厚、博學多才。

近義詞:學富五車、博古通今、博學多聞。

反義詞:淺薄無知、知識貧乏、野心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