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汉恩的意思、汉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汉恩的解释

汉 室的恩典。亦借指朝廷恩典。 南朝 宋 鲍照 《东武吟》:“僕本寒乡士,出身蒙 汉 恩。”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裂帛繫书,誓还 汉 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汉恩”是一个由“汉”与“恩”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常用独立词汇。从汉语词典释义及古典文献用例角度,可作如下解释:

一、词语构成与基本释义

  1. “汉”的义项

    • 指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中国历史上强盛的王朝。
    • 引申指汉族或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相对)。
    • 泛指中国或华夏文明。
    • 来源:《汉语大词典》 “汉”字条(上海辞书出版社)
  2. “恩”的义项

    • 恩惠:给予或受到的深厚情谊、好处。
    • 恩情:深厚的情义。
    •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恩”字条(商务印书馆)
  3. “汉恩”的合成意义

    在古典诗文中,“汉恩”通常特指“汉朝(或中原王朝)的恩惠/恩典”,常与“胡恩”(少数民族政权的恩惠)对举,体现政治立场、民族情感或文化认同的对比。


二、古典文献中的典型用例与语境分析

  1. 王安石《明妃曲》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 释义:汉朝给予的恩情浅薄,胡人给予的恩情深厚;人生的快乐在于彼此真心相知。
    • 语境:借王昭君故事,反思民族隔阂与个人情感选择,暗含对朝廷政策的批判。
    • 来源:《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2. 历史文献中的对立表达

    • 如“汉恩”与“胡恩”的对比,常见于宋明时期涉及民族关系的诗文,反映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在政治招抚、文化认同上的博弈。
    • 来源:《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三、现代使用与语义延伸

现代汉语中,“汉恩”极少作为独立词汇使用,多出现在:

  1. 历史研究或文学评论中,特指汉代的恩赏制度或民族政策。
  2. 姓氏或专名:作为人名、品牌名等,此时无特定文化含义。
  3. 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商务印书馆)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3. 《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4. 《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5.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商务印书馆)

如需深入考据具体文献原文,建议查阅中华书局或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版古籍。

网络扩展解释

“汉恩”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汉恩”指汉朝的恩典,常借代朝廷的恩典,多见于古代诗文。例如南朝宋鲍照《东武吟》中“出身蒙汉恩”,即表达对朝廷恩德的感念。

二、文学引用

  1. 南朝诗文:
    • 鲍照《东武吟》:“僕本寒乡士,出身蒙汉恩”;
    • 江淹《恨赋》:“裂帛繫书,誓还汉恩”,均以“汉恩”暗喻君主的恩泽。
  2. 金庸作品:
    《天龙八部》中“胡汉恩仇,须倾英雄泪”一句,将“汉恩”扩展为民族间的恩仇象征。

三、引申含义

作为成语时,“汉恩”可引申为忠诚、忠心,强调对君主或国家的忠贞。

四、字义解析

五、注意区分

部分资料提到“汉恩”是奥地利气象学家的名字,但此为人名,与词语含义无关,需结合语境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百身帮规版檄雹霰徧服不动明王惨鸷刻覈常规酲解都部堕媮饵丹鹗爪发指飞飙風山扶挮纲网干枢公旬勾子河段黄鱼车胡碴悔亲娇妒鯨鼓进见机轴开柙出虎孔殷宽话嫠妇灵能篓籔驴颓冒眩铺潦窃庇轻猛逡巡酒荣古陋今如火燎原升高深入不毛射乌食菜事魔寺庵速报司缩本韬树填鸭式灌输推激瓮鸡五伯显剧枭散小刑黠驵西佛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