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哈爾濱的意思、哈爾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哈爾濱的解釋

[Harbin] 黑龍江省省會。位于黑龍江省南部,臨松花江,人口251.9萬(1982)。東北第二大城市,以機械、動力為主的新興綜合工業城市。東北北部重要的交通樞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哈爾濱是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其名稱内涵與地域文化緊密關聯。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定義,"哈爾濱"是專有名詞,特指黑龍江省省會,源自女真語"阿勒錦"的轉音,本意為"榮譽之地"。這一詞源考證得到《金史·地理志》的印證,記載該地金代屬上京路管轄,為軍事要塞。

從語言學角度分析,"哈爾濱"的滿語拼寫為"ᡥᠠᠯᠪᡳᠨ"(halbin),清代文獻《吉林外記》解釋為"漁網晾曬場",反映早期漁獵文明特征。現代地理學界定該市位于東經125°42′-130°10′,北緯44°04′-46°40′,松嫩平原南緣,松花江中遊沖積形成的帶狀階地。

文化内涵方面,哈爾濱承載"東方莫斯科"的美譽,中央大街的文藝複興式建築群被《中國建築史》列為近代折衷主義建築典範。冰雪文化符號"冰燈遊園會"始于1963年,經國務院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參考資料: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脫脫. 金史·卷二十四·地理志. 中華書局. 1975. 薩英額. 吉林外記·卷三. 道光七年刻本. 哈爾濱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哈爾濱市志·自然地理.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98. 梁思成. 中國建築史. 百花文藝出版社. 2005. 國務院文件. 國發〔2008〕19號. 中國政府網.

網絡擴展解釋

哈爾濱作為中國黑龍江省省會,其名稱含義存在多種曆史解讀,但主流觀點認為源于滿語。以下是綜合解釋:

一、詞源解析

  1. 滿語來源:最權威的說法指出,"哈爾濱"源自滿語"哈魯濱"(Harbin),意為"幹燥的平地"或"曬網場"。這與當地早期漁獵文化相關,松花江沿岸漁民在此晾曬漁網形成聚居地。

  2. 其他語言假說:

    • 女真語"阿勒錦"(榮譽)的音譯
    • 錫伯語"哈爾費延"(瞭望台)
    • 蒙古語"哈喇賓"(黑色羊群) (注:這些說法因缺乏直接證據,多被視為民間傳說)

二、城市特征補充

三、名稱演變 1898年中東鐵路建設時,俄文地圖首次規範拼寫為"Харбин",1903年清政府正式定名"哈爾濱"。現存1900年俄制地圖顯示曾用名"哈魯濱市街"。

建議查閱《哈爾濱市志·地名考》卷三獲取更詳盡的詞源考證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暧昧之情瓣膜罷手辯訴标心不識一丁參股殘片昌晖從恣錯斷當事者道傍之築盜根的系诋冒扼塞放潑撒豪鳳女台鳳絃富人侯幹德耿節公私兩利好善惡惡橫力花雕酒郊境甲鐵疾動街坊鄰裡戒命驚瀾晉晉然金墟福地揫結刊字匠作客套語窟宅良時領夾龍戰漉籬鹿走蘇台平愉前數氣恨輕比清列氣識雀桁屍骸殊才鼠毫四洲鎖锢同裡無聲小郎夏雨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