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 朝 孤竹國 國君的封號。《史記·伯夷列傳》:“ 伯夷 、 叔齊 , 孤竹君 之二子也。” 司馬貞 索隱:“ 孤竹君 ,是 殷湯 三月丙寅日所封。相傳至 夷 齊 之父,名 初 ,字 子朝 。” 魯迅 《故事新編·采薇》:“大家便換了方向,把躺着的 伯夷 和坐着的 叔齊 圍起來。有幾個是認識他們的,當場告訴人們,說這原是 遼 西的 孤竹君 的兩位世子。”
“孤竹君”是商朝時期孤竹國國君的封號,其核心含義及相關背景如下:
基本定義
孤竹君為商代諸侯國孤竹國的君主稱號,受封于商湯時期,姓氏為墨胎氏(或作墨台氏),屬神農氏後裔。據《史記·伯夷列傳》記載,伯夷與叔齊是孤竹君的兩位兒子,因讓國事迹聞名後世。
曆史記載
文化典故
孤竹君因伯夷、叔齊的讓國行為被後世稱頌。據《采薇圖》相關記載,孤竹君欲傳位叔齊,但其死後叔齊讓位于伯夷,二人互辭王位并投奔周國,最終因反對武王伐纣隱居首陽山,形成“孤竹遺風”的典故。
傳說補充
民間傳說中,孤竹君的身世被神化。例如,有故事稱其母因舔食道士遺留的墨迹而孕,後園生孤竹,故以“孤竹”為國名,并衍生“墨胎”姓氏的由來。
孤竹君既是商代封號,也是曆史與傳說交織的文化符號,其核心關聯人物伯夷、叔齊的典故成為儒家“仁讓”思想的典型範例。
《孤竹君》是指一種孤獨的、高潔的君子,象征着獨自生長的竹子,寓意獨立自主的精神和高尚品質。
《孤竹君》拆分的部首是“竹”和“君”,部首為“竹”,總筆畫為11畫。
《孤竹君》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和對竹子的美好寓意的資深東方哲學。
《孤竹君》的繁體字為「孤竹君」。
在古時候,「孤竹君」的寫法與現代相同,沒有明顯的差異。
1. 他一直保持着孤竹君的風采,不隨波逐流。
2. 她的品行高尚,堪稱現代自強不息的孤竹君。
獨立、高潔、高尚、自主、精神、品質、自強不息等。
孤獨高潔的人、獨領風騷的人、高尚的人等。
庸庸碌碌的人、隨波逐流的人、低俗的人、輕浮的人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