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榖紙的意思、榖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榖紙的解釋

榖皮紙。《舊唐書·蕭倣傳》:“初從父南海,地多榖紙, 倣 敕子弟繕寫缺落文史。”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三·楮》﹝集解﹞引 陶弘景 曰:“南人呼榖紙亦為楮紙。”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榖紙”是古代一種以楮樹(又稱榖樹)皮為原料制作的紙張。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榖紙即“榖皮紙”,因以楮樹(學名Broussonetia papyrifera)的樹皮纖維制成得名。其名稱中的“榖”與“楮”在古代植物分類中常互通,如《本草綱目》提到“南人呼榖紙亦為楮紙”。

  2. 曆史文獻記載

    • 《舊唐書·蕭倣傳》記載,唐代南海地區盛産榖紙,用于繕寫文史典籍。
    •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引用陶弘景的注解,進一步說明榖紙與楮紙的關聯性。
  3. 用途與特性
    榖紙質地堅韌,適合書寫和印刷,古代常用于重要文書、醫學典籍的抄錄,兼具實用性和文化價值。

榖紙是古代造紙工藝的産物,體現了植物纖維利用的傳統智慧。其名稱、原料及用途在《舊唐書》《本草綱目》等文獻中均有佐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榖紙的意思與拆分部首和筆畫

榖紙(讀音:gǔzhǐ),指的是古代用于包裝貨物和其他物品的紙張。這些紙張通常由細長的竹細絲或草細絲編織而成。榖紙的主要特點是輕盈且具有一定的韌度,能夠有效保護貨物不受損。

榖紙的拆分部首為木(mù)和纟(sī),分别代表着木頭和纖維。其拆分筆畫為11畫。

榖紙的來源和繁體字

榖紙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商貿時期。在這個時期,人們開始使用榖紙來包裝和保護他們的貨物。因為榖紙使用天然材料制成,所以價格相對較低,逐漸成為古代商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繁體字中,榖紙的寫法為穀紙。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對榖紙的寫法有所不同。在《說文解字》中,榖紙的寫法為「榖紙」。此外,在《康熙字典》中,榖紙的寫法為「穀紙」。這些寫法仍然反映了榖紙在古代的使用和重要性。

例句

1. 商隊把貨物包裹在榖紙裡,這樣可以保證它們不受損。

2. 古代人們在市場上使用榖紙來包裝商品,以方便攜帶和交易。

3. 這塊榖紙質量很好,可以重複使用多次。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榖紙袋、榖紙箱、榖紙繩。

近義詞:竹紙、藤紙、草紙。

反義詞:鐵皮、塑料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