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自吟詠。 宋 楊萬裡 《臨賀别駕李子西同年寄五字詩和以謝焉》:“小醉即孤詠,自遣不要奇。”
“孤詠”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指獨自吟詠詩歌或歌曲,常用于描述在孤獨環境中通過吟誦抒發情感或思考的狀态。該詞由“孤”(獨自)和“詠”(吟誦)組成,字面理解為“一人吟詠”。
多用于古詩文創作,表現文人雅士在孤寂時借詩詞自省或抒懷的意境。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獨自沉浸于文學、藝術創作或思考的狀态。
該詞與“孤吟”含義相近,但更強調吟詠的主動性。其意境常與自然景物(如月、松風)結合,烘托出清幽寂寥的氛圍。
以上内容綜合自漢典釋義及古詩文用例,如需完整出處可查閱相關文獻。
《孤詠》是一個中國詩歌創作術語,通常指一首有關孤獨的歌曲或詩歌。它描述了一個人獨自面對孤獨時的情感和思考。
《孤詠》的部首是“子”和“口”,分别位于上部和下部。
它的總筆畫數是12個,其中部首“子”占1畫,“口”占11畫。
《孤詠》一詞的來源并不明确,它可能是古代文人根據自己的體驗和情感創造出來的詞語。
《孤詠》的繁體字寫作「孤詠」,保留了原來的意思和發音。
在古代,「孤詠」可以用不同的寫法,如「孤吟」、「孤嘤」等。這些寫法都表示了相似的意思。
1. 他寫了一首《孤詠》,表達了他對孤獨的感受。
2. 這首詩以獨特的方式呈現了孤獨和内心的思考。
1. 孤獨:表示一個人單獨存在或感到寂寞的狀态。
2. 吟唱:指朗誦或演唱詩歌、曲子等。
3. 孤僻:形容一個人性格孤單、不合群。
1. 孤獨、獨自、寂寞
2. 吟誦、歌頌、贊美
1. 合奏、合唱、交往
2. 快樂、愉快、熱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