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孤危的意思、孤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孤危的解釋

(1).孤立危急。《戰國策·秦策三》:“大者宗廟滅覆,小者身以孤危。”《後漢書·皇甫規傳》:“臣竊居孤危之中,坐觀郡将,已數十年矣。” 宋 蘇轼 《上文侍中論強盜賞錢書》:“ 軾 愚惷無狀,孤危之迹,日以岌岌。”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關于南北議和的清方檔案》:“我軍皆無後援,力本單弱,加以兼顧數略,勢益孤危。”

(2).謂突兀高峻。形容山勢。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漸江水》:“自平地以取山頂七裡,懸隥孤危,徑路險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孤危”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兩層核心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孤立危急
    指人或事物處于孤立無援、面臨危險的境地。常用于形容個人、團體或國家在缺乏支持時陷入危機。

    • 示例:
      《戰國策·秦策三》提到“小者身以孤危”,指個人處境孤立且危急;
      蘇洵《六國論》中“智力孤危”形容燕趙兩國在秦國的威脅下孤立無援。
  2. 文學與曆史語境
    在古籍中多用于政治或軍事場景,如《後漢書》描述“臣竊居孤危之中”,強調臣子身處險境。


二、引申含義

  1. 形容山勢突兀高峻
    指山勢陡峭險峻,帶有視覺上的孤立感。
    • 示例:
      北魏郦道元《水經注》記載“懸隥孤危”,描述山徑險絕的地貌;
      部分詞典也将其列為“孤危”的次要釋義。

“孤危”既可表達抽象處境的危機(如個人困境、國家存亡),也可具象描述自然景觀的險峻。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但核心始終圍繞“孤立”與“危險”展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孤危

孤危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拆分部首是“子”和“卩”,筆畫總數為11。這個詞語在漢字中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還有一個繁體字形式:“孤險”。

在古時候,漢字“孤危”的寫法有所不同。據文獻記載,早期的“孤危”字是由“子”和“危”兩個部分組成。而在隋唐時期,字形變化,将“子”變為“卩”,即現在常見的形式。

以下是一些使用“孤危”這個詞語的例句:

  1. 他一直孤獨地生活,面臨着巨大的危險。
  2. 那個人在山上迷失了方向,陷入了孤危的境地。
  3. 在荒島上,他感受到了真正的孤危。

一些與“孤危”相關的詞語有:

總之,“孤危”是一個描述人處于孤獨且面臨危險的狀态的詞語。它具有較深的曆史淵源,可以用來形容人在特定環境下的困境。同時,根據上下文的不同,可以構成多種組詞和表達近義或反義的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