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锢送的意思、锢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锢送的解釋

戴上刑具押送。《資治通鑒·唐高祖武德九年》:“ 徵 至 磁州 ,遇州縣錮送前太子千牛 李志安 、 齊王 護軍 李思行 詣京師。” 胡三省 注:“械鎖而送之,謂之錮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锢送是古漢語中較為生僻的複合詞,其含義需從單字本義及曆史語境綜合考釋:

一、單字釋義

  1. 锢(gù)

    • 本義指“熔化金屬堵塞空隙”,引申為禁锢、封閉。《說文解字》釋:“锢,鑄塞也。”
    • 在司法語境中特指關押、囚禁,如《漢書·刑法志》:“锢之終身。”
  2. 送(sòng)

    • 核心義為押送、遣送。《說文解字》:“送,遣也。”
    • 古代法律文書常用以表示強制移送犯人,如《唐律疏議》中的“遞送囚徒”。

二、複合詞“锢送”的釋義

锢送指将犯人禁锢後押送至指定地點,強調“羁押”與“押解”的雙重行為,屬古代司法術語。

三、現代使用與語義演變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用,僅見于古籍或曆史研究。其概念可對應現代司法術語“解送在押人員”,但需注意古今制度差異。

參考資料: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點校本)
  2. 長孫無忌《唐律疏議》(上海古籍出版社)
  3. 司馬光《資治通鑒》(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锢送”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戴上刑具押送,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司法或軍事中對犯人或俘虜的強制押解行為。以下從不同角度展開解釋:

  1. 詞義構成

    • 锢:本義為禁锢、束縛,引申為用刑具限制人身自由。
    • 送:此處指押送、遣送,強調強制性的移送過程。
      綜合而言,該詞強調“械鎖押解”的雙重動作,既有束縛又有強制遷移的意味。
  2. 曆史用例
    典型例子出自《資治通鑒·唐高祖武德九年》:魏徵在磁州遇到地方官吏“锢送”前太子下屬李志安、李思行至京城。胡三省對此注解為“械鎖而送之”,即用鐐铐等刑具束縛後押送。

  3.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中,描述對政治犯、戰俘或重罪犯的嚴厲處置,體現古代司法體系中對人身控制的嚴格性。

  4. 現代關聯
    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但在研究曆史、法律史或古典文學時仍可能遇到。其含義可類比當代“羁押移送”,但更強調刑具的具象化操作。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事件中的用法,可參考《資治通鑒》原文及胡三省注疏。

别人正在浏覽...

百年大計白譔飽谙世故笨嘴拙腮鼻管步後塵常模遲立從軍翠甒寸資冬冬聲多物伐命更賦後土夫人花粉錢緩役忽荒徽美疆場匠黎郊陌讦害诘訴急溜浄水珠吉神究掩嫉賢妒能極性距黍虧枉浪頭羸北曆本力力流年龍腦牧歌木壞山頹南極老尼聃甯嘉棋法情箋日怪少康砂鼠射電望遠鏡生碑司詭絲綫妄作帷燈箧劍五儀纖翮小定小清明小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