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锢送的意思、锢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锢送的解釋

戴上刑具押送。《資治通鑒·唐高祖武德九年》:“ 徵 至 磁州 ,遇州縣錮送前太子千牛 李志安 、 齊王 護軍 李思行 詣京師。” 胡三省 注:“械鎖而送之,謂之錮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锢送”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戴上刑具押送,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司法或軍事中對犯人或俘虜的強制押解行為。以下從不同角度展開解釋:

  1. 詞義構成

    • 锢:本義為禁锢、束縛,引申為用刑具限制人身自由。
    • 送:此處指押送、遣送,強調強制性的移送過程。
      綜合而言,該詞強調“械鎖押解”的雙重動作,既有束縛又有強制遷移的意味。
  2. 曆史用例
    典型例子出自《資治通鑒·唐高祖武德九年》:魏徵在磁州遇到地方官吏“锢送”前太子下屬李志安、李思行至京城。胡三省對此注解為“械鎖而送之”,即用鐐铐等刑具束縛後押送。

  3.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中,描述對政治犯、戰俘或重罪犯的嚴厲處置,體現古代司法體系中對人身控制的嚴格性。

  4. 現代關聯
    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但在研究曆史、法律史或古典文學時仍可能遇到。其含義可類比當代“羁押移送”,但更強調刑具的具象化操作。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事件中的用法,可參考《資治通鑒》原文及胡三省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锢送:詞義解釋

《锢送》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意為監禁并送往指定地點。通常用來形容對犯罪分子或危險人物進行控制和限制,并将其送到特定的地方。

拆分部首和筆畫

《锢送》這個詞的部首是钅(金),筆畫數是15畫。

來源和繁體

《锢送》是一個現代漢字,來源于古代漢字的衍生。其簡化字為“锢”(繁體字為「錮」),繁體字的構造比簡體字更複雜,筆畫更多。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锢送的寫法是有所區别的。其中,锢字的構造更為複雜,包括“金”、“吳”、“幾”等部分。

例句

1. 為了保障社會的安甯穩定,警方對犯罪分子進行了锢送。

2. 針對危險人物,法院決定将其锢送至指定地點進行監禁。

組詞

锢栗、束锢、锢囚、锢閉、困锢

近義詞

拘禁、監禁、囚禁、限制

反義詞

釋放、放出、解除限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