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罪人。《屍子》卷上:“ 堯 養無告, 禹 愛辜人, 湯 武 及禽獸。”
(2).受車裂之刑者。《莊子·則陽》:“至 齊 ,見辜人焉,推而強之,解朝服而幕之。” 郭慶藩 集釋引 俞樾 曰:“辜,謂辜磔也……古之辜磔人者,必張其屍於市。”參見“ 辜磔 ”。
“辜人”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層主要含義,以下是基于古典文獻及權威詞典的綜合解釋:
罪人
指有罪之人或行為違背道義者。例如《屍子》記載:“禹愛辜人”,強調古代聖人對罪人的寬宥态度。現代用法中可引申為“因錯誤行為而被譴責的對象”,如例句:“官方的不寬容可能置無辜人于死地”。
受車裂之刑者
特指古代被處以車裂(五馬分屍)刑罰的人。《莊子·則陽》中描述“見辜人焉”,郭慶藩注解為“張屍于市”的受刑者。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莊子》相關注解。
辜人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辜的拆分部首是辛,筆畫為辛點‘廠’;人的拆分部首是亻,筆畫為2劃。辜和人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意義,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新的詞語。
辜人一詞源于《左傳·成公八年》:“辜人于中谷,蔑月而食。”其中辜人指的是令人抱憾、感到愧疚的事情。在繁體字中,辜人的寫法與簡體一緻。
在古時候,辜人的漢字寫法較為繁瑣,其中辜的寫法為“罟”的上部分與“壴”的下部分組合而成,表示打獵時未能獲得獵物的意思;人的寫法為“亻”,表示人類。這兩個字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義,組合在一起則形成了辜人。
1. 他對自己在比賽中的失利感到非常辜人。
2. 在生活中,我們應該盡量避免做出辜人的行為。
辜犯、辜負、辜心、辜負以待
近義詞:傷人、傷心、損害、委屈
反義詞:超越、優化、滿足、激勵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