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固然的意思、固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固然的解釋

(1) [no doubt;true]∶雖然

工作固然很忙,但還是可以抽出一些時間來的

(2) [of course;really; certainly]∶參考、表示承認這一事實,也不否認那一事實時,解釋為“的确”、“确實”

大米白面固然好,高粱玉米也不錯

(3) [original]∶本來的樣子;原來的那樣

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莊子·養生主》

詳細解釋

(1).本來就如此。《左傳·定公元年》:“ 踐土 固然。”《楚辭·離騷》:“鷙鳥之不羣兮,自前世而固然。” 明 方孝孺 《贈盧信道序》:“此豈特 朱子 為然哉,自 孔子 以來固然矣。”

(2).指事物的自然形态。《莊子·養生主》:“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淮南子·覽冥訓》:“不彰其功,不揚其聲,隱真人之道,以從天地之固然。” 高誘 注:“固,自然也。” 明 陸時雍 《詩鏡·總論》:“柳碧桃紅,梅清竹素,各有固然。”

(3).當然,理應如此。 宋 秦觀 《李固論》:“此亦理之必至,事之固然,無足恠也。” 宋 洪邁 《容齋三筆·擇福莫若重》:“夫孳孳為善,君子之所固然,何至於縱意為惡,而特以不麗於刑為得計哉?” 清 侯方域 《顔真卿論》:“ 玄宗 即位, 宋璟 不知其非也。浸假而至于 靈 武 之事,天下益以為固然矣。”

(4).副詞。猶誠然、雖然。表示承認某個事實,引起下文轉折。《紅樓夢》第七七回:“但那一包人參,固然是上好的,隻是年代太陳。” 魯迅 《故事新編·采薇》:“這兩種傳說,固然略有些不同,但打了勝仗,卻似乎确實的。”

(5).副詞。猶誠然、雖然。表示承認甲事實,也不否認乙事實。 清 李漁 《憐香伴·聞試》:“若説是你的渾家,固然不可,若竟説沒有夫家,也難止他的妄念。” 魯迅 《書信集·緻蕭軍》:“‘自卑’固然不好,‘自負’也不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固然”是一個漢語副詞/連詞,主要用于表達讓步或轉折關系,在不同語境下有細微差異。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承認事實,引出轉折
    表示先肯定某一事實,隨後提出與之相對的另一面。
    例:“這樣辦固然最穩當,但是太費事。”

  2. 雙重承認
    同時認可兩種事實,不否定任何一方。
    例:“大米白面固然好,高粱玉米也不錯。”

  3. 本然狀态
    指事物原本的樣子,常見于古文。
    例:“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莊子·養生主》引用自)

二、用法解析

三、近義詞對比

詞語 區别 例句參考
雖然 僅表轉折,無雙重承認功能 “雖然下雨,他還是出門”
誠然 更側重事實的客觀性 “誠然如此,仍需謹慎”
當然 強調理所當然,無轉折意味 “當然可以,請便”

四、使用注意事項

  1. 避免單用:通常需搭配後續内容,否則可能顯得語義不完整。
  2. 書面語傾向:多用于正式場合或書面表達,口語中更常用“雖然”。
  3. 古文用法:表示“本來的樣子”時,需結合上下文理解。

擴展參考:德語中對應表達為“zwar...aber”(固然...但是),如 “Der Geist ist willig, aber das Fleisch ist schwach.”(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

網絡擴展解釋二

《固然》的意思

《固然》是一個副詞,表示肯定的意思,相當于“的确是如此”、“毫無疑問”。

《固然》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固然》由“囗”和“然”兩個部首組成,共有12個筆畫。

《固然》的來源

《固然》一詞最早見于《周易·系辭》:“天地變化、草木蕃、盛衰貴賤、刑政得失,固然相因。”意思是說一切事物的變化都是有原因的,有原因就會産生結果。

《固然》的繁體

《固然》的繁體字為「固然」。

《固然》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固然》的古時候漢字寫作「固然」。

《固然》的例句

1. 他雖然年紀小,但固然很聰明。

2. 這個結論固然正确,但有些不完全。

《固然》的組詞

固然的相關詞彙有:固然如此、固然不同。

《固然》的近義詞

一緻、确實、毫無疑問。

《固然》的反義詞

不然、不确切、值得懷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