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國志的意思、國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國志的解釋

(1).指 晉 陳壽 所撰的《三國志》《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餘以暇日,常覽《國志》,考其君臣,比其行事。” 呂延濟 注:“《志》《三國志》也。” 唐 劉知幾 《史通·古今正史》:“ 宋文帝 以《國志》載事傷於簡略,乃命中書郎 裴松之 兼採衆書,補注其闕。由是世言《三國志》者,以 裴 注為本焉。”

(2).泛指國史。 康有為 《<日本雜事詩>序》:“﹝ 黃遵憲 ﹞講其沿革、政教、學俗、以成其國志。”按,此指 清 末 黃遵憲 所撰《日本國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國志》在漢語詞典中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作為複合詞的基本釋義 "國志"由"國"與"志"構成,在《漢語大詞典》中被解釋為"記載國事的史書"。《說文解字》釋"志"為"記",段玉裁注"志者,記也,知也",強調其記錄與認知的雙重功能。這一釋義可追溯至《周禮》"小史掌邦國之志"的記載,指代古代官方編修的國家檔案文獻。

二、作為專有名詞的特指 在文獻學領域特指西晉陳壽所著《三國志》。據《中國曆史大辭典》記載,該書位列"二十四史"前四史,以紀傳體記述魏、蜀、吳三國曆史。司馬光《資治通鑒考異》稱其"叙事質直,不為立異",體現了古代史家"直書"傳統。中華書局點校本《三國志》校勘記顯示,現存最早版本為南宋紹熙刊本。

現代漢語使用中,"國志"作為獨立詞彙已較少出現,主要保留在古籍整理與曆史研究領域。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未單獨收錄該詞條,但在"三國志"詞條中注明為"古代史書名"。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新華成語大詞典》中相關成語"志在春秋"的注釋,也引用了《三國志》作為典故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國志”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核心解釋,需結合文獻和用法區分:

  1. 特指《三國志》
    指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的紀傳體史書《三國志》,記載了三國時期魏、蜀、吳的曆史。該詞在古籍中常直接代指此書,例如:

    • 《文選》提到“常覽《國志》”,呂延濟注明确“《志》謂《三國志》”。
    • 唐代劉知幾在《史通》中亦以“國志”指代此書。
  2. 泛指國史或國家文獻
    廣義上可指代一國的曆史記載或綜合性史書。例如:

    • 康有為在《<日本雜事詩>序》中稱黃遵憲所著《日本國志》為“國志”,即指全面記錄日本曆史、文化的著作。
    • 部分現代解釋延伸為“國家或民族的志向與精神追求”,但此用法多見于非學術語境。

補充說明:

若需進一步了解《三國志》内容或相關史籍,可參考、6中的文獻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棒喝主義扮故事博徵常例崇達大發謬論黨刊殚精柢藴獨樹一幟鄂鄂販君肺腹諷興黼黻皇猷拊嗟負牆感哽篝車龜壽罕稀合浦還珠互代恚嗔囏苦稽據金鄰救急扶傷究審鹫嶽譏訾舉手相慶楞勁連氣廉隅細謹禮序埋根賣解嫚書明庶貉睡溺音奇挺人死留名乳娣入眼騷攘時區霜白説話的松江碎嘴陶樂體定完麗舞悅湘漢嫌好道歹夕輪新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