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规诲的意思、规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规诲的解释

[admonish] 规劝教诲

详细解释

规劝开导。《左传·襄公十四年》:“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諫,大夫规诲,士传言,庶人谤,商旅于市,百工献艺。” 杜预 注:“规正諫诲其君。”《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今既分张,言集无日,无由復得动相规诲,宜深自砥礪,思而后行。” 唐 刘知几 《史通·言官建置》:“夫彤管者,女史记事规诲之所执也。” 清 吴伟业 《送何省斋》诗:“太息行路难,殷勤进规诲。”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规诲”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guī huì,其核心含义是通过法度和规矩进行教导、规劝与教诲。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该词由“规”和“诲”组成:

    • 规:指法度、规矩,强调遵循一定的准则或制度()。
    • 诲:指教导、教诲,侧重于引导与教育()。
      合起来表示通过严格的规范来劝诫和教导他人,常用于正式或严肃的语境中。
  2. 用法与语境

    • 在古代文献中,“规诲”多用于描述君臣、师生或上下级之间的劝谏行为。例如《左传·襄公十四年》提到:“大夫规诲,士传言”,意为大夫通过规劝开导君主,士人则传达意见()。
    • 现代用法中,它更偏向书面语,强调以规章制度为依托的教育方式,如“宜深自砥砺,思而后行”()。
  3. 与近义词的差异
    相较于“教导”“教诲”,“规诲”更突出遵循规范的劝诫,隐含纠正或引导他人遵守规则的意图。例如:“工诵箴谏,大夫规诲”体现了不同身份者以不同方式进谏的层次()。

  4. 例句参考

    • “古时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而庶人多以之谤之。”()

“规诲”是一种结合规范与教育的劝诫行为,既有制度约束,又有引导劝勉的意味,常见于强调秩序与教化的语境中。

网络扩展解释二

什么是《规诲》

《规诲》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教训、教导、教训规劝。

拆分部首和笔画

《规诲》由部首“言”和“讠”组成,其中“言”是主要的部首,表示与语言相关的意义。它的总笔画数为12画。

来源和繁体

《规诲》的简体字源自于繁体字“規誨”(guī huì),其中“規”表示规则、规范,“誨”表示教导、教诲。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规诲》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保留了现代汉字的形态。由于古代书写形式的变化,相对现代汉字来说,古时候《规诲》的书写可能更加繁杂。

例句

1. 他给学生写了一封长篇信,其中包含了很多规诲和教导。

2. 这个故事告诫我们要从失败中汲取规诲,不断努力向前。

组词

1. 规范

2. 诲人不倦

3. 教导

近义词

1. 教导

2. 教训

3. 教诲

反义词

1. 宽容

2. 宽和

3. 赦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