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歸德的意思、歸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歸德的解釋

(1).歸附于德政。《逸周書·大聚》:“譬之若冬日之陽,夏日之陰,不召而民自來,此謂歸德。” 漢 應劭 《風俗通·十反·太尉沛國劉矩》:“京師歸德,四方影附。” 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 西河 之人,肅然歸德。”

(2).謂歸順。《後漢書·袁安傳》:“伏念南單于 屯 ,先父舉衆歸德,自蒙恩以來,四十餘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歸德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均體現中國傳統政治倫理觀念:


一、歸附德政(動詞性)

指民心因感念德政而主動歸順,強調統治者以德服人的政治理念。

例證:

《尚書·大禹谟》載“臯陶邁種德,德乃降,黎民懷之”,體現“德政—歸附”的因果關系。《漢語大詞典》釋為“歸附于德政”(來源:漢語大詞典)。《古代漢語詞典》進一步指出其特指“歸順朝廷的德化統治”,多用于描述邊疆民族仰慕中原文化而内附(來源: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二、歸順;服從(行為結果)

引申為主動臣服、效忠,常見于曆史文獻記載歸降事件。

例證:

《資治通鑒·唐紀》載突厥部衆“舉族歸德,願為藩屏”,此處“歸德”即表歸順朝廷之意(來源:中華書局《資治通鑒》電子版)。《辭海》釋此義項為“歸附而效忠”,強調行為主體的主動性(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


三、地名專稱(名詞性)

作為曆史地名,特指河南省商丘市。

溯源:

金朝改應天府為“歸德府”,取《禮記·樂記》“天下歸德焉”之義,喻此地為德政所歸之處。明清沿置歸德府,今商丘市仍存“歸德古城”遺址(來源:商丘市政府官網)。


綜合權威釋義:

“歸德”的核心語義始終圍繞“德政感召—民心歸附”的儒家政治理想,兼具行為過程與結果的雙重内涵,其地名應用亦源于此文化意象。

網絡擴展解釋

“歸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歸附于德政
    指因統治者施行德政,民衆自願歸順。如《逸周書》提到“不召而民自來,此謂歸德”,強調德政對民心的感召力。

  2. 主動歸順
    多用于政治或軍事語境,表示對權威的服從。例如《後漢書》中“先父舉衆歸德”,即指歸順行為。


二、文獻與用例


三、擴展意義


四、使用場景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逸周書》《後漢書》等古籍原文,或查閱漢典、查字典等工具。

别人正在浏覽...

八月黃奔呼筆分伯埙仲篪剗塞城砦愁苗床頭金盡磁力村沽大拉拉搗氣爾汝之交風潮風雩阜蕃高夐供具瓜瓣怪相貴愛含汙忍垢劾捕合聞環介緩急輕重猳國戟帶階堂吉祥坐俱樂部空僞利名場龍戰魚駭屢戰屢敗漫洩駡題猛省模态推理柰園蜺裳陪輿俏式窮鼠齧貍求實鵲面弓取笑如花似錦商李哨壺市廛四沖八達速報神簌落佻謬通解通量妄言妄聽捂眼兒小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