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重視根本的、重要的事物。亦特指重視農業。《荀子·禮論》:“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大一,夫是之謂大隆。” 漢 王符 《潛夫論·叙錄》:“凡士之學,貴本賤末。大人不華,君子務實。”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故識遠者貴本,見近者務末。” 清 唐甄 《潛書·辨儒》:“請為貴本之譬:彼樹木者,厚壅其根,旦暮灌之,旬候糞之。”
“貴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異,主要可從以下兩方面理解:
基本解釋
指重視事物的根本或核心部分,常引申為強調農業的重要性(古代以農為本)。例如《荀子·禮論》提到“貴本之謂文”,即通過尊重根本來體現禮制的精神。
延伸理解:這一思想在傳統文化中常與“務實”“重基礎”的價值觀關聯,如漢代王符《潛夫論》提出“貴本賤末”,反對浮華。
古籍出處
該詞多見于經典文獻,如晉代葛洪《抱樸子》中“識遠者貴本”,強調遠見者注重本質。
部分現代詞典(如)提到“貴本”可指珍貴的書籍或文獻,例如古籍善本或重要文件。但此用法相對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貴本”的核心含義偏向哲學或社會層面,強調對根本性事物的重視,尤其在古代特指農業;現代語境中偶爾用于描述珍貴文獻,但需謹慎使用。如需深入理解,建議結合《荀子》《潛夫論》等原文分析。
《貴本》是一個詞語,常用于表達文化作品或者書籍中的初版或者限量版,通常有着收藏和珍貴的意義。
《貴本》的部首是貝,總計6個筆畫。
《貴本》一詞的來源不太明确,可能是由文化愛好者和藏書家們共同形成的術語。這個詞中的“貴”表示珍貴、寶貴的意思,“本”表示書籍的意思。
繁體字中,貴本的寫法為「貴本」。
在古代,貴本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由于漢字的演變與變體較多,表示貴本的字形在古時候可能有所變化。
這本小說的貴本由著名作家親自簽名,是書迷們的收藏品。
貴重、貴族、貴妃、貴賓
近義詞:珍本、稀見本
反義詞:平裝本、普通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