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重视根本的、重要的事物。亦特指重视农业。《荀子·礼论》:“贵本之谓文,亲用之谓理,两者合而成文,以归大一,夫是之谓大隆。” 汉 王符 《潜夫论·叙录》:“凡士之学,贵本贱末。大人不华,君子务实。”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故识远者贵本,见近者务末。” 清 唐甄 《潜书·辨儒》:“请为贵本之譬:彼树木者,厚壅其根,旦暮灌之,旬候粪之。”
“贵本”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细微差异,主要可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基本解释
指重视事物的根本或核心部分,常引申为强调农业的重要性(古代以农为本)。例如《荀子·礼论》提到“贵本之谓文”,即通过尊重根本来体现礼制的精神。
延伸理解:这一思想在传统文化中常与“务实”“重基础”的价值观关联,如汉代王符《潜夫论》提出“贵本贱末”,反对浮华。
古籍出处
该词多见于经典文献,如晋代葛洪《抱朴子》中“识远者贵本”,强调远见者注重本质。
部分现代词典(如)提到“贵本”可指珍贵的书籍或文献,例如古籍善本或重要文件。但此用法相对少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贵本”的核心含义偏向哲学或社会层面,强调对根本性事物的重视,尤其在古代特指农业;现代语境中偶尔用于描述珍贵文献,但需谨慎使用。如需深入理解,建议结合《荀子》《潜夫论》等原文分析。
《贵本》是一个词语,常用于表达文化作品或者书籍中的初版或者限量版,通常有着收藏和珍贵的意义。
《贵本》的部首是贝,总计6个笔画。
《贵本》一词的来源不太明确,可能是由文化爱好者和藏书家们共同形成的术语。这个词中的“贵”表示珍贵、宝贵的意思,“本”表示书籍的意思。
繁体字中,贵本的写法为「貴本」。
在古代,贵本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由于汉字的演变与变体较多,表示贵本的字形在古时候可能有所变化。
这本小说的贵本由著名作家亲自签名,是书迷们的收藏品。
贵重、贵族、贵妃、贵宾
近义词:珍本、稀见本
反义词:平装本、普通本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