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骨骼的意思、骨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骨骼的解釋

(1) [skeleton]

(2) 人或其他脊椎動物的骨架,泛指保護内部器官、支撐軟組織的骨架或多少有些軟骨性的架子

(3) 非脊椎動物體的類似骨骼的結構(如海綿針骨的網狀組織、軟體動物殼或節肢動物的幾丁質或部分含鈣的外殼)

詳細解釋

(1).支持人和動物體形,保護内部器官,供肌肉附着和作為肌肉運動杠杆作用的支架。位于體内的稱“内骨骼”,如人和脊椎動物的骨骼。露于體表的稱“外骨骼”,如蝦、蟹、昆蟲的體表的幾丁質硬殼。 南朝 梁 範缜 《神滅論》:“安有生人之形骸,而有死人之骨骼哉!” 唐 杜甫 《瘦馬行》:“東郊瘦馬使我傷,骨骼硉兀如堵牆。” 金 蕭貢 《君馬白》詩:“瘦馬雖瘦骨骼奇。”

(2).比喻詩文的主體内容和基本結構。 宋 蘇籀 《栾城先生遺言》:“ 張十二 之文,波瀾有餘,而出入整理,骨骼不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骨骼是脊椎動物體内由堅硬組織構成的支撐結構,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定義為“人和動物體内或體表堅硬的組織,具有支撐身體、保護内髒的作用”。其構成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一、解剖學結構 骨骼由206塊骨(成人)通過關節連接而成,可分為顱骨、軀幹骨和四肢骨三部分。骨組織包含有機質(膠原蛋白)和無機質(羟基磷灰石),比例約為3:7。這種特殊結構使其具備抗壓強度(約170MPa)和抗拉強度(約120MPa)的力學特性。

二、生理功能體系

  1. 機械支撐:形成人體剛性支架,維持體形
  2. 運動杠杆:通過肌肉附着點産生關節運動
  3. 造血功能:紅骨髓具有造血幹細胞(成人約含2.6×10個)
  4. 礦質儲存:儲存體内99%的鈣和85%的磷

三、醫學臨床意義 骨科醫學研究顯示,骨骼具有再生修複能力,骨折愈合過程涉及血腫機化(3-7天)、骨痂形成(4-8周)和改造塑形(數月)三個階段。骨質疏松症作為常見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密度降低(T值≤-2.5 SD)。

四、文化隱喻延伸 在漢語語境中,"骨骼"常比喻文章或建築的内在結構,《漢語大詞典》收錄"風骨"一詞即源于此概念,如《文心雕龍》所述"沉吟鋪辭,莫先于骨"。

參考文獻: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https://www.cp.com.cn/book/978-7-100-12450-5/ 人體解剖學(第3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 生理學(第9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 Campbell骨科手術學. 第13版.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骨骼”是生物體内由骨組織構成的堅硬結構系統,主要存在于脊椎動物中,具有支撐身體、保護内髒、參與運動及代謝等重要功能。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骨骼是由骨、軟骨及關節組成的剛性框架,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形态。人類骨骼包含206塊骨(成人),通過關節連接形成整體結構。

二、結構分類

  1. 按部位劃分

    • 中軸骨:包括顱骨、脊柱(26塊椎骨)、胸骨和肋骨,保護腦、脊髓及胸腔器官。
    • 附肢骨:含上肢骨(64塊)與下肢骨(62塊),支撐運動功能。
  2. 按形态劃分

    • 長骨(如股骨):起杠杆作用;
    • 短骨(如腕骨):分散壓力;
    • 扁骨(如顱骨):保護内髒;
    • 不規則骨(如椎骨):適應特殊功能。

三、核心功能

  1. 機械功能

    • 支撐身體形态,維持姿勢;
    • 與肌肉協同完成運動(杠杆原理);
    • 保護脆弱器官(如顱骨護腦、肋骨護心肺)。
  2. 生理功能

    • 造血:紅骨髓生成紅細胞、血小闆;
    • 礦儲:儲存99%的鈣、85%的磷,參與代謝調節;
    • 内分泌:分泌骨鈣素等激素影響能量代謝。

四、相關延伸

五、文化象征

在文學中常比喻為“支撐體系”(如“經濟骨骼”),或代表堅韌品格(如“铮铮鐵骨”)。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骨骼疾病防治或解剖細節,可咨詢醫學專業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哀的美敦書百花扳錯頭薄技在身寶埒遍布便條不測之憂倉卒唱賺詞館杜伯方峭放射化學乏資飛筆風搐馮隆坩鍋冠代皓翅合縱連橫洪河後門雞冠叽裡呱啦精鹽就擒苛穢窾坎厘毫軨積例轉洛派枚紀難說話兒拿賊見贓怒漲女仞千言萬說奇紀侵蟊起粟棄厭日已三竿散福神隱視死若歸事務受任泝本騰笑特卓田備天格突飛猛進土牆突兀曉喻戲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