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骨鼕的意思、骨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骨鼕的解釋

象聲詞。《老殘遊記》第十七回:“ 翠環 聽罷,趕緊忍住淚,骨鼕骨鼕替他們每人磕了幾個響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骨鼕”是一個象聲詞,主要用于描述物體撞擊或重物落地的聲音,常見于文學作品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骨鼕”模拟的是沉悶、連續的撞擊聲,如磕頭、摔倒或重物墜地時的聲響。其發音“gǔ dōng”通過疊詞形式(如“骨鼕骨鼕”)增強節奏感。

  2. 文學用例

    • 在《老殘遊記》第十七回中,描述翠環磕頭時寫道:“骨鼕骨鼕替他們每人磕了幾個響頭”,生動刻畫了動作的急促與聲響的沉悶。
    • 魯彥周《找紅軍》中也有使用:“拔起腳時稍一不穩,就骨冬一聲摔在地上”,表現摔倒時的拟聲效果。
  3. 字形與變體
    “骨鼕”中的“鼕”是“冬”的異體字,兩字在象聲詞中可通用,但“骨鼕”更強調聲音的厚重感。

  4.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物理碰撞,如磕頭、摔倒、重物落地等,常見于口語化表達或通俗文學中,增強畫面感和聽覺效果。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不同語境中的具體用法,可參考《老殘遊記》或相關近代文學作品的原文段落。

網絡擴展解釋二

《骨鼕》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骨鼕》是一個古漢語詞語,意為骨鼓聲響的樣子。它形容聲音洪亮、有力。

拆分部首和筆畫

《骨鼕》的部首是骨(骨骼的骨),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骨鼕》一詞最早見于《左傳》中。據考證,骨鼕是古代舞蹈伴奏音樂時的一種樂器,用于打節拍。

繁體

《骨鼕》的繁體字為「骨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骨鼕」的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太大變化。

例句

1. 他一拳打出,聲音如骨鼕一般,整個房間都震動了。

2. 這把戰鼓太大了,敲起來的聲音簡直骨鼕骨鼕。

組詞

骨鼕聲、骨鼕鼓、骨鼕鼓聲、骨鼕之聲

近義詞

雷鳴、震耳欲聾、轟鳴、響亮

反義詞

寂靜、無聲、安靜、寂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