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寡人的意思、寡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寡人的解釋

(1) [I;the sovereign] 寡德之人

(2) 古代王侯自稱的謙稱

寡人已同昔日長嫂、當今王後…結為夫婦…

(3) 古代王侯夫人的自稱

詳細解釋

(1).古代君主的謙稱。《禮記·曲禮下》:“諸侯見天子,曰‘臣某侯某’。其與民言,自稱曰‘寡人’。” 孔穎達 疏:“寡人者,言己是寡德之人。” 漢 傅毅 《舞賦》:“﹝ 楚襄王 ﹞謂 宋玉 曰:‘寡人欲觴群臣,何以娛之?’” 唐 李朝威 《柳毅傳》:“﹝ 洞庭君 ﹞謂 毅 曰:‘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遠千裡,将有為乎?’” 清 李漁 《玉搔頭·逆氣》:“從今日起,‘殿’字要改做‘陛’字,‘千’字要改做‘萬’字了。這等‘孤家’也要稱‘寡人’了。”

(2).諸侯夫人自稱。《詩·邶風·燕燕》:“先君之思,以勗寡人。” 鄭玄 箋:“寡人, 莊姜 自謂也。”

(3). 晉 人習慣自稱寡人。《藝文類聚》卷九引 晉 王羲之 《與人書》:“ 張芝 臨池學書,池小盡黑,寡人耽之若是,未必後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君輩勿為爾,将受困寡人女壻。” 餘嘉錫 箋疏引 李詳 雲:“案 晉 世寡人,上下通稱,不以為僣。”

(4).借指孤立無助之人。如:孤家寡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寡人”是中國古代君主或諸侯王的自稱,其含義和文化内涵可以從以下角度分析:

一、詞源與基本含義

  1. 字面解釋
    由“寡”(少、缺少)和“人”組成,字面意為“寡德之人”,即道德修養不足的謙稱。古代君主以“以德治國”為理念,認為權力源于天授,需以德配天,因此通過自稱“寡人”表達自省與謙遜。

  2. 與“孤家寡人”的區别
    現代常将“寡人”等同于“孤家寡人”(指孤獨無伴),但古代原意更強調德行而非孤獨。

二、文化内涵與曆史背景

  1. 政治象征
    作為君主專用稱謂,凸顯其至高地位與“天選之人”的身份,同時暗含對權力合法性的維護——唯有德行高尚者才能長久執政。

  2. 演變與使用範圍

    • 先秦至秦朝:諸侯、君主普遍使用,如《詩經》中衛莊公夫人亦曾自稱寡人。
    • 漢代以後:逐漸被“朕”取代,但部分王侯仍沿用。
    • 唐代分界:唐朝後,該稱謂的使用頻率進一步降低。

三、其他延伸用法

  1. 文學與戲谑
    現代文學或口語中,有時以“寡人”調侃自嘲,如“寡人有疾”(化用典故,表個人困擾)。

四、常見誤解澄清

如需更詳細曆史用例,可參考《左傳》《史記》等文獻,或查看來源、3、5、6、8的完整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寡人》

《寡人》是一個漢字詞語,寓意為“寡少的人”或“孤獨的人”。這個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地位高或權力大的情況下,由于缺乏親近的人或盟友而感到孤獨。

拆分部首和筆畫

《寡人》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分:寸(cùn)和一(yī)。它的總筆畫為11畫,其中寸部為3畫,一部為8畫。

來源和繁體字

《寡人》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中國的曆史文獻和文學作品中,特别是在描述君主、封建王朝和宮廷生活的文章中常出現。這個詞的繁體字為「寡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在寫《寡人》這個詞時,可能會使用不同的寫法和變體。另外,由于不同曆史時期和地域的影響,漢字的形狀和結構也可能會有所不同。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寡人》這個詞的例句:

1. 國家的統治者常常會感到《寡人》。

2. 在權利的頂點上,他是一個《寡人》。

3. 君主時代,王宮的統治者通常被稱為《寡人》。

組詞

與《寡人》相關的詞語有:

1. 寡不敵衆

2. 憂郁寡歡

3. 寡言少語

近義詞

與《寡人》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孤獨

2. 孤單

3. 寂寞

反義詞

與《寡人》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衆人

2. 衆多

3. 公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