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棺中懸鏡的意思、棺中懸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棺中懸鏡的解釋

古代禮俗。古人于大殓時用鏡懸棺前照屍,取光明破黑暗之義。 清 褚人穫 《堅瓠廣集·棺中懸鏡》:“世人大殮,用鏡懸棺前以照屍者,謂取光明破暗之義……《漢書·霍光傳》: 光 之喪,賜東園溫明。 服虔 曰:‘東園處此器,以鏡懸蓋上。’則是棺中懸鏡,其來尚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棺中懸鏡”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喪葬禮俗的詞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曆史淵源與引證

  1. 起源:
    這一習俗最早可追溯至漢代。據《漢書·霍光傳》記載,霍光去世後,皇帝賜予“東園溫明”喪器,其中便包含懸鏡于棺蓋上的設計(引自清代褚人穫《堅瓠廣集》)。
  2. 象征意義:
    古人認為鏡子具有驅邪、照鑒陰陽的作用,懸鏡于棺前既為逝者照亮冥途,也寄托生者對破除黑暗、祈求安甯的願望。

三、其他解釋與争議

部分資料(如)提到該詞被引申為“比喻官員死後接受民衆對其生前行為的審視”,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詞典,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衍生解讀,需謹慎參考。


四、總結

“棺中懸鏡”主要反映古代喪葬文化中對光明的崇拜與辟邪觀念,是研究傳統禮俗的重要例證。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細節,可查閱《漢書》《堅瓠廣集》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棺中懸鏡》的意思

《棺中懸鏡》是一個成語,意為人死後,棺材裡有鏡子懸挂的意象,比喻過去的事物已經過去了,不可挽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棺中懸鏡》這個成語可以拆解成“木”、“車”、“日”、“钅”、“目”五個部首,總計18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棺中懸鏡》最早出自南朝梁代顔之推的《顔氏家訓·盡心訓》:“棺蓋之上,豈容懸鏡?”,後來成為了這個成語。在繁體字中,成語的表達為「棺中懸鏡」。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這個成語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例如,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在《秋夜将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其一》中使用了“棺中懸鏡”這個成語,但“懸”字是以“瓊”字來代表的,寫作“棺中瓊鏡”,瓊鏡是指鏡子。

例句

他這一生犯下了許多錯誤,現在已經年老體弱,回首往事,隻能看到《棺中懸鏡》,後悔已晚。

組詞

棺材、懸挂、過去、不可挽回。

近義詞

過去即成虛鏡、今朝鳥各峰。

反義詞

今非昔比、海棠依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