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官徵的意思、官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官徵的解释

官府的征敛。《旧唐书·狄仁杰传》:“里陌动有经坊,闤闠亦立精舍。化诱倍急,切於官徵;法事所须,严於制敕。”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官徵”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1. 基本释义
    “官徵”指官府的征敛,即古代政府向民众征收赋税或财物的行为。这一概念常见于历史文献中,例如《旧唐书·狄仁杰传》提到:“化诱倍急,切於官徵;法事所须,严於制敕”,反映了当时官府征敛的严苛性。

  2. 读音与字形

  1. 历史背景与用法
    该词多用于描述唐代及以前官府对民众的强制性征收,常与佛教寺院活动对比。例如文献中提到寺院“法事所须”比官府的征敛更为严苛,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2. 相关词语扩展

  1. 现代应用与注意
    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该词,主要用于历史文献研究或特定学术讨论。需注意与“徵”的其他含义区分,如古代音律“宫商角徵羽”中的“徵”(zhǐ)。

如需进一步了解《旧唐书》原文或唐代赋税制度,可参考、2、6等来源的完整内容。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官徵》的意思

《官徵》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政府征召官员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笔画

《官徵》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宀和彳。宀部表示“宀字头”,彳部表示“行走”。它们的笔画分别是3画和3画。

来源

《官徵》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政治制度。在古代,政府为了填补空缺或扩大官员队伍,会通过徵召的方式来招募官员。

繁体

《官徵》的繁体字为「官徵」。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官徵」并未出现过多大变化,仍然是由宀和彳这两个部首组成。

例句

1. 政府开始进行官徵,以应对人才不足的问题。

2. 这个国家的官徵制度非常严格,只有经过严格考核的人才能成为官员。

组词

1. 官员

2. 官府

3. 徵召

近义词

1. 招募

2. 征召

反义词

1. 辞退

2. 解职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