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官徵的意思、官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官徵的解释

官府的征敛。《旧唐书·狄仁杰传》:“里陌动有经坊,闤闠亦立精舍。化诱倍急,切於官徵;法事所须,严於制敕。”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官徵"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非独立收录的规范词条,其含义需结合古代汉语及音乐术语进行考释。根据古代乐律学和文献记载,"官徵"应为"宫徵"的异写或古称,特指中国传统五声音阶(五音)中的两个核心音级:

一、本义解析(音乐术语)

  1. 宫音(gōng)

    五音之首,相当于现代音阶中的do音,为音阶的基准音。《礼记·乐记》载"宫为君" ,象征统领地位,音色浑厚庄重。

  2. 徵音(zhǐ)

    五音中第四级,相当于现代音阶中的sol音。《尔雅·释乐》称"徵谓之迭" ,其音高亢激越,属"火"行,代表夏季与生长之气。

二、引申义与文化内涵

  1. 礼乐制度象征

    周代将"宫徵"纳入礼乐体系,《周礼·春官》记载乐师需"掌六律、六同之和,以辨天地四方阴阳之声" ,通过音律规范社会秩序。

  2. 文学修辞意象

    古代文论以"宫徵"代指声韵格律,如《文心雕龙·声律》云"声含宫商,肇自血气" ,强调诗文音律需符合自然节律。

三、权威文献佐证

  1. 《史记·乐书》

    "宫动脾而和正圣,徵动心而和正礼" ,阐释五音与脏腑、德行的对应关系。

  2. 《国语·周语下》

    伶州鸠论乐:"琴瑟尚宫,钟尚羽,石尚角,匏竹利制,大不逾宫,细不过羽" ,体现宫音的核心地位。

注:因"官徵"属古语专词,现代词典释义需溯源典籍。本文依据《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对"宫徵"的释例,结合《中国古代乐律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学术观点综合考订。

网络扩展解释

“官徵”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1. 基本释义
    “官徵”指官府的征敛,即古代政府向民众征收赋税或财物的行为。这一概念常见于历史文献中,例如《旧唐书·狄仁杰传》提到:“化诱倍急,切於官徵;法事所须,严於制敕”,反映了当时官府征敛的严苛性。

  2. 读音与字形

  1. 历史背景与用法
    该词多用于描述唐代及以前官府对民众的强制性征收,常与佛教寺院活动对比。例如文献中提到寺院“法事所须”比官府的征敛更为严苛,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2. 相关词语扩展

  1. 现代应用与注意
    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该词,主要用于历史文献研究或特定学术讨论。需注意与“徵”的其他含义区分,如古代音律“宫商角徵羽”中的“徵”(zhǐ)。

如需进一步了解《旧唐书》原文或唐代赋税制度,可参考、2、6等来源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百两暴迫躃踊跛跨称借承影陈让赤萝出谷莺菙氏楚重瞳疵品错舛淡客吊抚二郎作相烽砦汾露妇子苟美皇急江櫂兼领谏书诘诛忌时裾礁伉倨老太太骊黄陵頽历人梦中幕厅南北宅纳忠欧褚喷灯平昼青蝇点璧蛩螀丘林祈祝权准却说入服散旦四离四絶丝絮讼鬼松绿俗笔淘鹅停轺慰绥乌油油屋宅绡宫心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