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布。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下》:“若毒灌溢四肢,则身肿面黑。”
“灌溢”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解释:
指液体或其他物质充满容器,达到充盈甚至溢出的状态。由“灌”(注入)和“溢”(溢出)组合而成,强调从填充到满溢的动态过程。例如:“水缸被雨水灌溢,水流满地。”
在特定文献中(如清代黄六鸿《福惠全书》),“灌溢”引申为“流布”,即物质在空间中扩散、蔓延的状态。例如描述毒素扩散至人体四肢:“若毒灌溢四肢,则身肿面黑”。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福惠全书》等古籍原文。
灌溢是一个动词,表示液体或物质充满或充斥某个容器、区域或整个空间。
灌溢的部首是氵,共7画。
灌溢的本义为液体从容器中倒出并充满。衍生义引申为充斥或充满的意思。
繁体字为「灌溢」。
在古代,「灌溢」的写法没有太大变化。
1. 山中清澈的泉水灌溢着甜美的味道。
2. 菜园里的秧苗因为雨水的灌溢而茁壮成长。
3. 雪融化之后,河水开始灌溢到河岸。
1. 灌溉:指利用渠道、管道等方式给植物、农田灌输水分。
2. 溢出:指液体超出容器,流出去。
3. 溢价:指超出价格标准,以更高的价格出售。
4. 溢美:指美好的情感或赞扬过度。
1. 充盈:指充满或充足。
2. 满溢:指超出容器范围而溢出。
1. 透漏:指液体、信息等从缺口、开口或隐秘之处流出。
2. 渗漏:指液体从物体的微小孔隙或裂缝中慢慢渗出。
3. 干涸:指因缺少水分或水源而变得干燥。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