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貫習的意思、貫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貫習的解釋

(1).熟練;熟悉。《呂氏春秋·不二》:“無術之智,不教之能,而恃彊速貫習,不足以成也。” 陳奇猷 校釋:“貫亦習也。人主不脩其數而任耳目知巧而欲其國之彊、功之速,不足以成;人臣行不合法令之能而欲其貫習於守法,亦不足以成也。”《資治通鑒·唐憲宗元和四年》:“ 成德 自 武俊 ( 王武俊 )以來,父子相承四十餘年,人情貫習,不以為非。” 胡三省 注:“貫,讀曰慣。貫習,猶言慣熟。”

(2).熟習。 南朝 梁武帝 《徵庾詵庾承先诏》:“經史文藝,多所貫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貫習”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含義涵蓋以下兩個方面:

1.熟練、通曉

指對某類知識或技能的熟練掌握。例如:

2.習慣、慣常

指長期形成的習俗或行為模式。例如:

補充說明

“貫”在古漢語中常與“慣”通用,因此“貫習”可視為“慣習”的同義詞,既有技藝層面的熟練,也包含習俗層面的沿襲。該詞在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古籍或曆史文獻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貫習的意思

貫習(guàn xí)是一個漢語詞彙,表示貫通并持續地學習和實踐。它強調了一個人在學習中要始終堅持、持之以恒、不斷進取的态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從字結構上看,貫字的部首是貝旁,筆畫數為9畫;習字的部首是囗旁,筆畫數為4畫。

來源和繁體

貫習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三國志·第三十九卷·蜀書·劉禅傳》。在古代書法中,貫字的繁體寫法是貫。其他時期的一些古籍中也有使用貫來代表貫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演變,而貫習也有一些古時候的寫法。例如,在金文中,貫字有時被寫成“輥”;在篆文中,它被寫成“串”或“鈞”。這些寫法展示了貫習一詞的古老曆史和文化積澱。

例句

1. 她通過貫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

2. 隻有貫習才能夠使我們進步。

3. 貫習不停,方可臻于極緻。

組詞

學習、實踐、努力、持之以恒、不斷進取

近義詞

持之以恒、鑽研、勤奮、專注、堅持

反義詞

懶散、半途而廢、敷衍塞責、敷衍了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