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關市的意思、關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關市的解釋

[border market] 關隘與市場。古代指設在交通要道的集市。後來專指設在邊境同外族或外國通商的市場

詳細解釋

(1).位于交通要道的市集。《周禮·天官·大宰》:“七曰關市之賦。” 賈公彥 疏:“王畿四面皆有關門,及王之市廛二處。” 宋 蘇轍 《禦試制策》:“凡今百姓所為,一物以上,莫不有稅。茶、鹽、酒、鐵、關市之征,古之所無者,莫不并行。” 郭沫若 《十批判書·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然而涓涓之水,後來成了江河,和私田不能不取賦一樣,關市也就不能不征稅了。”

(2). 漢 代專指設在邊境上的互市市場。《魏書·臨淮王譚傳》:“ 漢 與胡通,亦立關市。”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昨夜 匈奴 騎兵,突然襲擊,放兵搶劫 漢 朝商隊,将貨物一掃而空,又乘風縱火,将關市燒毀。”

(3).指關市的征稅。《逸周書·大聚》:“泉深而魚鼈歸之,草木茂而鳥獸歸之,稱賢使能、官有材而士歸之,關市平商賈歸之。”《新唐書·崔融傳》:“時有司議關市,行人盡征之。” 宋 王安石 《酬王詹叔奉使江東訪茶法利害見寄》詩:“已雲困關市,且復搔林藪。”

(4).指邊境上的通商。《史記·匈奴列傳》:“ 孝景帝 復與 匈奴 和親,通關市,給遺 匈奴 ,遣公主,如故約。”《資治通鑒·漢高後四年》:“有司請禁關市鐵器。” 胡三省 注:“ 漢 於邊關與蠻夷通市,謂之關市。”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堅決主張與 漢 和親,與 漢 朝通關市,研究 漢 朝的文治,歸順 漢 朝。”

(5).指掌管關市的官吏。《韓非子·内儲說上》:“關市乃大恐,而以 嗣公 為明察。”《資治通鑒·周赧王三十二年》:“﹝ 衞嗣君 ﹞又使人過關市,賂之以金,既而召關市,問有客過與汝金,汝回遣之;關市大恐。” 胡三省 注:“此蓋賂掌關市之官。《周禮》:司關掌國貨之節,以聯門市,司貨賄之出入者,掌其治禁與其征廛;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 戰國 之時,合為一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市”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曆史背景和語境:

一、基本含義

  1. 關隘與市場的合稱
    原指古代設在交通要道的集市,兼具關卡與貿易功能,如《國語·齊語》提到“關市幾(稽)而不征”,即對過往商品僅稽查而不征稅。秦代《關市律》也規範了此類市場的管理。

  2. 邊境貿易市場
    漢代後多指邊境與外族或外國通商的互市,如西漢與匈奴的“胡市”,交易物品包括中原的絲綢、糧食與匈奴的牛馬、皮革。《魏書·臨淮王譚傳》記載“漢與胡通,亦立關市”即為此類。

二、曆史演變

三、其他含義

四、文獻參考

相關記載可見《周禮》《國語》《魏書》及漢簡等史料,具體案例包括漢匈關市貿易、唐代邊市政策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關市的意思

關市,指的是曆史上設立在關口的集市或市場。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關口通常成為商品交流的重要節點,關市是指在這些關口設立的市場。

拆分部首和筆畫

關市的部首是門(mén),拆分後的筆畫數為7畫。

來源

關市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在古代,各個城市之間的交通主要通過關口進行,關市就是設立在這些關口用于貿易的市場。隨着時間的推移,由于城市之間的往來日益頻繁,關市也逐漸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商業中心。

繁體

關市的繁體字為關市。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人們使用小篆來書寫漢字。關市的小篆寫法是「關市」,其中的「關」字的形狀與現代寫法相似,而「市」字則由于發展演變,形狀略有差異。

例句

1. 在曆史上,絲綢之路上的各大關口都設立了繁忙的關市。

2. 關市是古代貿易繁榮的标志之一。

組詞

關帝、關隘、關塞、關防、關卡、關注

近義詞

市集、市場、集市、貿易市場

反義詞

鄉村、農田、荒地、野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