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盥槃的意思、盥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盥槃的解釋

見“ 盥盤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盥槃”是古代漢語詞彙,現多寫作“盥盤”,指一種用于承接盥洗棄水的器皿。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盥槃”即“盥盤”,是古代洗手時用來承接廢水的容器。其功能類似于現代的臉盆,但需配合“匜”(一種注水器)使用:匜負責倒水沖洗雙手,盤則在下接住流下的水。

  2. 用途與形制

    • 在禮儀場合(如祭祀、宴飲)中,古人以匜注水淨手,盥盤置于下方接水,避免弄濕地面。
    • 據《三禮圖》記載,盥盤材質多為青銅或木制,形制較淺,便于移動。
  3. 曆史文獻依據
    清代學者夏炘在《學禮管釋》中描述:“奉匜者以流注水於手,奉槃者自下承之,盥水悉注於槃。”說明其使用場景和配套器具的關系。

  4. 字形與演變
    “槃”是“盤”的異體字,因此“盥槃”與“盥盤”為同一詞的不同寫法。現代漢語中多統一為“盥盤”。

  5. 文化意義
    作為禮器之一,盥盤反映了古代對潔淨儀式的重視,尤其在祭祀、宴賓等場合,盥洗行為具有象征性意義。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盥洗禮儀或相關器物形制,可參考《三禮圖》《周禮》等文獻,或查閱漢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盥槃的意思

《盥槃》又叫作《盥洗盆》,是指一種用來洗淨身體或器具的容器。它是由木制或陶瓷制成,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容量,用來盛水并進行洗滌。在古代,人們常用盥槃來進行儀式性的洗濯,以淨化身心。

盥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盥槃由兩個部首組成:罒(也叫網字頭)和木(也叫木字旁)。其中,罒是用于表示容器的部首,而木則是表示容器材料的部首。

盥槃的筆畫數為16畫,其中,罒部為4畫,木部為12畫。

盥槃的來源和繁體

盥槃這一詞源自古代漢字,據考古學家所言,盥槃最早可追溯到商代。在牛山、尾山和二裡頭等遺址中,都發現了盥槃的化石。盥槃一詞最早見于《周禮·儀禮》和《詩經·小雅》等古代文獻,被廣泛用于描述儀式洗濯的器具。

在繁體字中,盥槃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在古代,盥槃的寫法為「觀盥」,其中,「觀」表示洗濯或觀察的意思,而「盥」則表示容器本身。

盥槃的例句

與盥槃相關的組詞

盥槃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盥槃的近義詞有:洗手盆、洗臉盆。

盥槃的反義詞可視情況而定,具體取決于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例如,如果描述的是洗滌身體的場景,那麼沒有進行洗滌的狀态可以被看作是盥槃的反義詞。如果描述的是沒有洗濯器具的情境,那麼沒有進行洗滌的器具即可被視為盥槃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