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納的意思、關納的詳細解釋
關納的解釋
(1).表達,獻送。 漢 王充 《論衡·明雩》:“雩祭請祈,人君精誠也。精誠在内,無以效外,故雩祀盡己惶懼,關納精心於雩祀之前。”
(2).進納。《元典章·戶部七·倉庫》:“凡有收支逐物旋關納,仍令提調官輪番赴庫,牽照一切。”
詞語分解
- 關的解釋 關 (關) ā 閉,合攏:關門。關閉。關張。關停并轉(僴 )。 拘禁:關押。關禁。 古代在險要地方或國界設立的守衛處所:關口。關隘。關卡(?)。關塞(刬 )。關津。嘉峪關。 征收進出口貨稅的機構:海關
- 納的解釋 納 (納) à 收入,放進:出納。藏污納垢。 接受:采納。笑納。納谏。 享受:納福。納涼。 繳付:納稅。 補綴,縫補;現多指密密地縫:納鞋底。 姓。 繳出吐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關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1.表達、獻送
- 釋義:指通過某種形式(如祭祀、文書等)傳達心意或獻上物品。
- 出處:漢代王充《論衡·明雩》提到“雩祀盡己惶懼,關納精心於雩祀之前”,強調通過祭祀活動表達君主的誠心。
- 例句:中引用的清代納蘭容若詩句“不禁辛苦況相關”,雖非直接使用“關納”,但體現了“關聯、表達”的意境。
2.進納
- 釋義:指收納、管理財物或事務,多用于行政、經濟場景。
- 出處:元代《元典章·戶部七·倉庫》記載“凡有收支逐物旋關納”,指倉庫物資的進出管理。
- 應用:古代官方文書中常涉及稅收、倉儲等“進納”職責,如提到的“報關納稅手續”。
補充說明
- 發音與結構:拼音為guān nà,由“關”(閉合、關聯)和“納”(接受、容納)組合而成,體現“傳遞”與“接收”的雙重動作。
- 現代使用: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見,多出現在古籍或文學研究中。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漢典及《元典章》等原始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關納的意思
關納(guān nà)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作動詞。它的意思是接納、容納或收藏。
拆分部首和筆畫
關納的部首是關字的“門”部,它有7個筆畫。
來源
關納的來源非常有趣。最早的古代漢字寫法中,它由兩個獨立的字形組成,分别是“關”和“束”。
繁體
關納的繁體字為「關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關納被寫為「關納」。
例句
1. 我們應該關納不同的意見,共同取長補短。
2. 這個博物館關納了許多珍貴的文化藝術品。
組詞
關納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成許多詞組,例如:
1. 關納心胸
2. 關納才華
3. 關納人才
近義詞
關納的近義詞包括:容納、納入、接納。
反義詞
關納的反義詞是拒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