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接待賓客。《周禮·秋官·司儀》:“君館客,客辟。” 鄭玄 注:“君館客者,客将去,就省之,盡殷勤也。”《左傳·哀公十五年》:“ 陳成子 館客。” 杜預 注:“使 景伯 子贛 就館。”
(2).門客;幕賓。《魏書·崔亮傳》:“ 沖 甚奇之,迎為館客。”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一:“郡人求館客者,多就謀之。” 明 瞿佑 《歸田詩話·東魯遺黎》:“ 信雲父 , 山東 人, 元 兵南下,為 張宏範 元帥館客。”
(3).指塾師。 宋 吳自牧 《夢粱錄·閑人》:“食客者:有訓導蒙童子弟者,謂之‘館客’。”
“館客”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
接待賓客 指主人對賓客的禮遇行為,常見于古代禮儀記載。如《周禮·秋官·司儀》提到“君館客”,鄭玄注“客将去,就省之,盡殷勤也”,體現送别時的周到禮節。另《左傳·哀公十五年》記載“陳成子館客”,杜預注解為安排賓客入住館舍,強調待客的具體形式。
門客或幕僚 指依附于權貴的謀士、助手。例如《魏書·崔亮傳》記載崔亮因才華被李沖“迎為館客”,陸遊《老學庵筆記》亦提到地方百姓尋求幕僚時多求助此類人。這類用法常見于南北朝至宋代文獻,反映古代人才依附關系。
私塾教師 宋代開始出現的引申義,如《夢粱錄》将訓導學童的“館客”列為“閑人”職業之一,吳自牧的記錄表明這一職業在宋代市井中已形成特定群體。
注意:部分資料(如)将“館客”簡化為“宴會貴賓”,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為現代簡化解釋。建議優先參考《周禮》《魏書》等典籍及宋代筆記的記載。
館客是一個漢字詞語,主要指在圖書館、藝術館等場所停留的訪客,也可以指文章中提及的在某個地方的顧客。
館客的部首是阝(阜),它是漢字的底部構件,表示“邑”(城市)或者“陰氣”的意思。館客的筆畫總共有12畫。
館客一詞古已有之,最早見于《左傳·昭公十三年》,文中用“館”指宮廷内的客人,用“客”指受宴請的人。
館客的繁體字為館客。
在古時候,漢字館客的寫法為“館”(饣旨+貫旁,左右兩點象征門),“客”(宀+各),表示客人在館中的意思。
1. 今天圖書館的館客很多,大家都很用心地閱讀着書籍。
2. 藝術館裡的館客攝影着美麗的藝術品,記錄下自己的感受。
館長、館員、遊客、觀衆、讀者等
訪客、來賓、賓客、客人等
主人、居民、家人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