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官骸的意思、官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官骸的解釋

(1).指身軀;形體。 清 李漁 《奈何天·憂嫁》:“ 霸王 夫偦,正好配 虞姬 ,耳目官骸樣樣奇,文人逐件有标題。休疑,少刻相逢,便見高低。”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幼學詩》:“一身誰管轄?上帝賦通靈;心正能真宰,官骸自順承。” 章炳麟 《菌說》:“蓋内有精蟲,外有官骸,而人性始具。”

(2).指屍體。《中國近代思想史參考資料簡編·廣東鄉民與英夷告示》:“爾殺害我衆鄉百姓,大傷天和,又将各處官骸,盡行殘毀,各廟神佛,俱受災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官骸是古漢語複合詞,由“官”與“骸”二字組成,其核心含義指人的身體感官與形骸,強調生理軀體的物質性存在。以下從詞源、釋義及典籍用例分述:


一、詞義解析

  1. “官”的本義

    指人體感官器官。《莊子·養生主》雲:“官知止而神欲行”,此處“官”即耳目等感知器官。

  2. “骸”的本義

    指骨骼、形體。《說文解字》釋“骸”為“胫骨也”,後引申為全身軀殼。

  3. 複合詞“官骸”

    合成後泛指身體及其感官功能,隱含肉體為精神載體的哲學觀。如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提及“官骸”為“形體之總稱”。


二、典籍用例與引申

  1. 《莊子·齊物論》

    “百骸、九竅、六藏,赅而存焉……其形化,其心與之然”,雖未直用“官骸”,但“百骸”與感官并提,為概念雛形。

  2. 宋代理學論述

    朱熹《朱子語類》卷五:“心具衆理,應萬事,豈拘于官骸之私?”此處“官骸”指受肉體局限的感官認知,與“天理”相對。

  3. 清代考據學引用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以“官骸之用”論證感官為認知基礎,體現樸素的唯物主義傾向。


三、現代釋義與語義演變

現代漢語中,“官骸”屬罕用書面語,多見于哲學、醫學史文獻,釋義聚焦兩點:

  1. 生理層面:人體感官與骨骼構成的物質軀體。
  2. 哲學層面:與“精神”“心性”相對的形體存在,常見于身心關系讨論。

典籍參考來源(基于權威文獻,暫未提供網絡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官骸”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1. 指身軀或形體
    該義項強調人的身體結構或生理形态,常見于文學或哲學論述中。例如:

    • 清李漁《奈何天·憂嫁》中描述:“耳目官骸樣樣奇”,體現對身體各部分的觀察。
    • 章炳麟在《菌說》中提到:“外有官骸,而人性始具”,将身體視為人性存在的基礎。
  2. 指屍體
    這一用法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中,如《中國近代思想史參考資料簡編·廣東鄉民與英夷告示》提到“各處官骸”,代指被毀壞的屍體。


補充說明:

如果需要更詳細的古文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上述标注的網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愛翫傲覽白山水電站八角鼓寶泉局冰顔鄙淺城腳乘理扯頭持權合變垂燿待物登廟吊災第一印象兜羅鳄魚鉗凫亹剛巨格迕共管光靈瓜時詭策歸業號燈赫赫巍巍橫枝弘道紅衣礮讙謗甲克賤售吉丢古堆斤節巨年軍幕坑儒狂悍隸圉煤倉逆辭女牛女強人疲庸攘盜認族傷歎食不下咽死死送眼流眉傥莽貼截銀梯峤團蕉頑锢穩固五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