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館谷的意思、館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館谷的解釋

(1).居其館,食其谷。指駐軍就食。《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楚 師敗績…… 晉 師三日館穀,及癸酉而還。” 杜預 注:“館,舍也,食 楚 軍穀三日。”《南史·宋紀上·武帝》:“ 超 固其小城。乃設長圍以守之,館穀於 青 土。”《舊唐書·李密傳》:“未若直取 滎陽 ,休兵館穀,待士勇馬肥,然後與人争利。”

(2).泛指食宿款待。《北史·周紀上·太祖文帝》:“是歲, 關中 飢,帝館穀於 弘農 五十餘日。” 唐 韓翃 《送中兄典郡州》詩:“一路諸侯争館穀,洪池高會荊臺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丁前溪》:“ 丁 亡去,至 安丘 ,遇雨,避身逆旅。雨日中不止。有少年來,館穀豐隆。既而昏暮,止宿其家。”

(3).借指塾師的束脩或幕賓的酬金。《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每年館穀,也不過五六十金。”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生以館穀糊口。”

(4).指作館,教私熟或任幕賓。《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俦》:“ 高贊 請個積年老教授在家館穀,教着兩個兒女讀書。” 顧學颉 注:“請先生在家裡教小孩念書,東家供給食宿,叫做‘館穀’。” 明 張煌言 《北征錄》:“餘故暫止逆旅,而 徐某 、 金某 從外入,與餘聯榻坐。問餘何來,餘告以館穀歸 江 南。”《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四回:“我今日披肝瀝膽的説一句話:‘我在窮途之中,多承援手,薦我館穀,自然感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館谷”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在不同曆史語境中有不同解釋,主要包含以下四類釋義:

  1. 駐軍就食
    最早見于《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指軍隊駐紮他國時占用敵方糧倉以維持補給。例如:“晉師三日館谷,及癸酉而還”()。《南史》《舊唐書》等史書也沿用此義,如“休兵館谷,待士馬肥”等()。

  2. 泛指食宿款待
    擴展為對賓客的接待,如《聊齋志異·丁前溪》中描述避雨者被主家“館谷豐隆”(),唐代韓翃詩句“一路諸侯争館谷”亦為此意()。

  3. 塾師或幕賓的酬金
    明清時期引申為私塾教師或幕僚的薪資。例如《儒林外史》提到“每年館谷不過五六十金”(),《漢典》等辭書也收錄此義項()。

  4. 指從事教育或幕僚職業
    如“指作館,教私塾或任幕賓”(),強調職業屬性。

需注意,個别非權威來源(如)将“館谷”解釋為“人群聚集地”,但此說法缺乏文獻支持,建議以權威釋義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館谷 - 詞義

館谷(guǎn gǔ)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合而成的詞語。館指的是一個供人休息、展覽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場所,谷指的是山間低窪的地形或溝壑。因此,館谷可以指代山間的低窪地帶中的一個場所。

館谷 - 拆分部首和筆畫

館谷的拆分部首分别是⻏(館的部首)和谷(谷的部首)。館的筆畫為9畫,谷的筆畫為7畫。

館谷 - 來源

館谷這個詞的來源并不明确。可能是古人在山間建造休息場所時,選擇了地勢較低的區域作為館所,因此稱之為“館谷”。具體的來源可能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考證。

館谷 - 繁體

館谷的繁體字為館谷。

館谷 -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館谷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館曾經是用“宀”(宀是闊留的部首)加上“典”(典是代表堂宇的字)的寫法,谷則是用“谷”本身的字形。因此,古代館谷的寫法是宀典谷。

館谷 - 例句

1. 山谷中的館谷是遊客休息的好地方。

2. 昨天我在館谷裡舉辦了一場小型展覽。

3. 這片館谷的地勢低窪,常年積水。

館谷 - 組詞

館谷可以作為一個詞語的一部分,加入到其他詞語中形成新的意思。例如:

1. 山谷館:指在山谷中的休息場所。

2. 館谷風光:指館谷地帶的美麗風景。

館谷 - 近義詞和反義詞

目前沒有公認的館谷的近義詞和反義詞。因為館谷是一個比較特定的詞語,很少與其他詞語有明顯的近義或反義關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