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幢的意思、寶幢的詳細解釋
寶幢的解釋
(1).以寶珠裝飾的幢竿。《觀佛三昧海經·觀四威儀品》:“於階道側竪諸寶幢,無量寶幡懸其幢頭。”
(2).幢幡,幢旗。《西遊記》第九五回:“ 孫大聖 厲聲高叫道:‘ 天竺 陛下,請出你那皇後嬪妃看者。這寶幢下乃月宮 太陰星君 ,兩邊的仙妹是月裡 嫦娥 。’”
(3).即經幢。刻有佛號或經咒的石柱。 金 元好問 《密公寶章小集》詩:“天東長白大寶幢,天河發源導三江。有木蔽映出朝陽,雲誰巢者雛鳳凰。” 明 徐渭 《翠鄉夢》第二出:“腳根踹蘆蔣葉黃,霎時到西方故鄉,依舊嚼果筐雁王,遙望見寶幢法航。”
(4).佛教所稱司樂的天神。《彌勒上生經》:“兜率天宮有五大神,第一大神名曰 寶幢 ,身雨七寶,散宮墻内,一一寶珠化成無量樂器,懸處空中,不鼓自鳴。”
詞語分解
- 寶的解釋 寶 (寳) ǎ 玉器,泛指珍貴的東西:寶貝。寶劍。寶物。寶藏(刵 )。國寶。財寶。珍寶。傳(俷 )家寶。如獲至寶。寶貴。 帝王的印信,借指帝位:寶座。登大寶(皇帝登基)。 敬辭,用于稱别人的,寶地。寶
- 幢的解釋 幢 á 古代原指支撐帳幕、傘蓋、旌旗的木竿,後借指帳幕、傘蓋、旌旗。 〔幢幢〕形容影子搖晃,如“人影幢幢”。 刻着佛號或經咒的石柱:經幢。石幢。 幢 à 量詞,指房屋:一幢大樓。 筆畫數:; 部首
網絡擴展解釋
寶幢是佛教文化中的重要象征物,其含義和用途可從多個角度解析:
一、基本定義與形态
寶幢又稱法幢,是莊嚴佛菩薩的旗幟,外形為圓頂垂幔式,多由黃色或各色錦緞制成。其起源與古印度軍旗相關,呈圓柱形不可曲張,藏語稱“傑參”。
二、象征意義
- 佛法尊勝:象征佛陀教法的至高無上,比喻對治十一種煩惱的能力,包括戒、定、慧、解脫、大悲等。
- 宗教功能:在《觀無量壽經》中描述為“四柱寶幢”,頂端飾有寶珠,缦帶如天宮,體現神聖性。
三、宗教角色擴展
- 司樂天神:據《彌勒上生經》,寶幢是兜率天宮五大神之首,能化寶珠為樂器,象征天界妙音。
- 經幢形式:刻有佛號或經咒的石柱,如金代元好問詩中提及的“大寶幢”,兼具藝術與宗教價值。
四、文學與藝術表現
在《西遊記》等文學作品中,寶幢常作為天界場景的裝飾,如第九十五回描述月宮太陰星君立于寶幢之下,突顯其莊嚴屬性。
寶幢融合了佛教教義、藝術形态與神話意象,既是實體法器,也是抽象的精神象征。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制作工藝或經典出處,可參考《大日經疏》《觀無量壽經》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寶幢》是一個詞,意思是寶物的庇佑之物。拆分部首是宀和巛,筆畫數為9。這個詞源自佛教經典中的詞語,用來形容佛經經文被保護和庇護的狀态。它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差異。古時漢字的寫法并沒有特定的規定,但一般會采用類似的形狀和結構。這個詞在句子中可以用來表達寶物受到保護的狀态,例如:"佛經上擺放着一座金光閃閃的寶幢。"關于組詞,可以組成"寶幢高聳"、"寶幢閃爍"等詞語。它的近義詞可以是"寶塔"、"寶座",而反義詞可能是"破損"、"遺失"等。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