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冠弁的意思、冠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冠弁的解釋

(1).天子田獵時的裝束。在玄冠之上加以皮帽。《周禮·春官·司服》:“凡甸,冠弁服。” 孫诒讓 正義:“此王四時常田之服,蓋玄冠而加弁也。”弁,皮帽。

(2).古代禮帽的總稱。《荀子·君道》:“修冠弁衣裳,黼黻文章,琱琢刻鏤皆有等差,是所以藩飾之也。”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倭緞》:“其帛最易朽污;冠弁之上,頃刻集灰;衣領之間,旬日損壞。”

(3).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因以指成年。 宋 司馬光 《祭龐穎公文》:“越自童齔,得侍坐偶,撫首提攜,愛均子姓;甫勝冠弁,遽喪所天,孤苦憃愚,不能自立。”

(4).指官員。 宋 梅堯臣 《丞相》詩之一:“丞相之拜,冠弁旅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冠弁”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其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分析:

一、古代核心含義

  1. 天子田獵的裝束
    指周代天子狩獵時的服飾,在玄色禮冠(玄冠)上加戴皮制弁帽,象征禮儀與身份。此用法見于《周禮·春官·司服》記載,孫诒讓注疏強調其作為“四時常田之服”的規制性。

  2. 古代禮帽總稱
    廣義指代各類禮儀場合的冠冕,如《荀子·君道》中描述不同階層冠弁服飾的等級差異,明代《天工開物》也提及冠弁易沾染灰塵的細節。

  3. 成年男子的代稱
    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成人禮),故“冠弁”可借指成年,如《禮記》相關記載衍生的用法。

  4. 官員身份的象征
    因冠弁為士大夫階層的标志,引申為官員代稱,體現古代服飾與職位的關聯。

二、現代引申含義

  1. 成語化用法(較少見)
    現代語境中偶作成語,比喻某領域頂尖人物(“冠”指冠軍,“弁”喻才華),但此義項未被傳統權威詞典廣泛收錄,可能屬特定語境引申。

三、字形與讀音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語境選擇釋義,若需深入考證,可參考《周禮》《荀子》等古籍原文及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冠弁

冠弁是一個漢字詞,意思是指冠狀物體或延伸出來的部分。

拆分部首:冖(kuài)、弁(biàn)

筆畫總數:12畫

來源:《說文解字》

繁體寫法:冠辦

古時候漢字寫法:冠卞

例句:

他頭上戴着一頂金色的冠弁

組詞:

1. 冠冕:指戴在頭頂、表彰功績的華冠。

2. 禦冠:指皇帝的冠,作為權力和尊貴的象征。

3. 冕旒:指古代帝王戴的禮冠,也泛指帝王的尊嚴和威嚴。

近義詞:

冠狀、冠冕、冕旒

反義詞:

無冠、無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