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乖方的意思、乖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乖方的解釋

(1).違背法度;失當。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世道交喪,禮術銷亡……擊刀舛次,聚木乖方。” 宋 蘇轼 《論高麗買書利害劄子》:“其乖方作弊官吏,并不蒙都省略取問。”《明史·李中傳》:“異言日沃,忠言日遠,用舍颠倒,舉錯乖方。”《清史稿·德宗紀一》:“以 旅順 失守,責 李鴻章 調度乖方,褫職留任。”

(2).反常。《醒世姻緣傳》第三九回:“肝火勝了的人,那性氣日甚一日的乖方,真是千人唾駡,骨肉畔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乖方”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guāi fāng,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違背法度;失當
    指行為或舉措不符合規範、偏離準則。例如:

    • 南朝梁陸倕《新刻漏銘》:“擊刀舛次,聚木乖方。”
    • 宋代蘇轼提到“乖方作弊官吏”,指官吏違反法規的行為。
  2. 反常
    形容事物偏離正常狀态或規律。例如:

    • 《醒世姻緣傳》中描述“性氣日甚一日的乖方”,指性格逐漸變得反常。

二、出處與用法


三、注意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看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乖方的意思

乖方是一個描述人或事物筆直、端正、規矩的成語,意為端莊、規矩。形容一個人待人接物有禮貌,守規矩,守規範。

拆分部首和筆畫

乖方的拆分部首是二次豎(亻),它的總筆畫數為五劃。

來源

乖方一詞的來源并不确切,但有人認為它最初出自《漢書·平準書》。在古代社會中,人們注重禮儀和規矩,那時人們對身體姿态、儀容儀表很重視。乖方也可以指人的言行舉止正确、禮貌得體。

繁體字

乖方的繁體字為「乖方」。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乖方」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字形形狀更加古樸,以直線與拐彎線段組成。而現代漢字寫法更加規範、簡潔。

例句

1. 在這個班級裡,她總是乖方的學生,不管老師問什麼問題,她總是準确地回答。

2. 這個小男孩非常乖方,他總是守規矩,絕對不會作弄其他小朋友。

組詞

乖巧、乖僻、方正、方向、方寸、方便、方案

近義詞

端莊、莊重、規矩、守規範

反義詞

調皮、淘氣、張狂、不規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