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用石輥制成的一種碾谷工具。也稱海青輾。 明 徐光啟 《農政全書》卷二三:“﹝輥輾,﹞世呼曰海青輾,喻其速也。但比常輾減去圓槽,就碢幹栝以石輥。上置闆檻,隨輾幹圓轉作竅。下穀不計多寡,旋轉旋放,易於得米。較之碢輾,疾過數倍。”
輥輾(拼音:gǔn niǎn,注音:ㄍㄨㄣˇ ㄋㄧㄢˇ)是古代一種碾谷農具,其解釋可綜合如下:
輥輾是以石輥為核心部件制成的碾谷工具,又稱“海青輾”。其名稱中的“輥”指圓柱形石輪,“輾”表示碾壓動作,主要用于谷物脫殼或去糠。
明代農學著作《農政全書》卷二十三詳細描述了輥輾的構造:“上置闆檻,隨輾幹圓轉作竅,下穀不計多寡”,說明其可通過旋轉快速處理谷物。
“海青輾”的别稱源于其高效特性,古人以“海青”(一種迅捷的獵鷹)比喻其碾谷速度之快。
“輥”字在漢語中多指圓柱形滾動物體(如輥軸、軋輥),與“輾”組合後特指此類農具的滾動碾壓功能。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農政全書》原文或農業工具演變相關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