珪瓒的意思、珪瓒的詳細解釋
珪瓒的解釋
玉柄的酒器。《逸周書·王會》:“ 祝淮氏 榮氏 次之,珪瓚次之,皆西面。” 朱右曾 校釋:“瓚,盛鬯酒之器,以珪為柄。”《史記·晉世家》:“太子使 王子虎 命 晉侯 為伯,賜……秬鬯一卣,珪瓚。” 裴駰 集解引 賈逵 曰:“諸侯賜珪瓚,然後為鬯。” 唐 王季友 《玉壺冰》詩:“正值求珪瓚,提攜共飲冰。”
詞語分解
- 珪的解釋 珪 ī 同“圭”①。 筆畫數:; 部首:王; 筆順編號:
- 瓒的解釋 瓒 (瓚) à 古代祭祀用的一種像勺子的玉器。 筆畫數:; 部首:王;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珪瓒(guī zàn)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曆史文化内涵的複合詞,特指古代祭祀或宴飨時使用的一種重要禮器。其具體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
詞義構成與核心指代
- 珪 (guī): 同“圭”,指古代帝王、諸侯在舉行朝聘、祭祀等隆重儀式時所執的玉制禮器,上尖下方,象征身份、權力與信諾。
- 瓒 (zàn): 指一種用玉作柄或裝飾的勺子,專門用于舀取、灌注鬯酒(一種用黑黍和郁金香草釀制的香酒,用于祭祀)。
- 珪瓒: 合稱即指以圭為柄(或以圭裝飾柄部)的玉勺。它是古代貴族,尤其是天子、諸侯在重大祭祀禮儀中用以舀取、澆灌鬯酒(灌地以降神)的專用器具,是禮制與身份的象征。
-
用途與禮儀地位
珪瓒主要用于“祼禮”(guàn lǐ),即祭祀時以香酒澆灌于地以降神的儀式。
- 《周禮·春官·典瑞》記載:“祼圭有瓒,以肆先王,以祼賓客。” 鄭玄注:“瓒如盤,其柄用圭。” 這明确指出圭瓒是祼圭(用于祼禮的圭)的配套器具,其柄為圭形,用于祭祀先王和宴飨賓客時行祼禮。
- 《詩經·大雅·江漢》:“釐爾圭瓒,秬鬯一卣。” 描述了周王賞賜有功諸侯圭瓒和秬鬯酒,體現了圭瓒作為天子恩賜的重器,象征着極高的榮譽和權力。
- 其使用等級森嚴,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材質(如天子用玉瓒,諸侯用金瓒等),是周代禮樂制度中“器以藏禮”的典型體現。
-
曆史與文化象征
珪瓒不僅是實用器具,更是王權、神權、宗法等級制度的物質載體。
- 它直接參與溝通天人的祭祀活動,具有神聖性。
- 作為天子賞賜之物(如《江漢》篇),它是分封制下君臣關系、權力合法性的重要信物。
- 其精美的玉質和特定的形制,也代表了古代玉器工藝的高超水平和禮器制作的規範。
“珪瓒”在漢語詞典中的核心釋義是指一種以圭為柄的玉勺,為古代天子、諸侯行祼禮(灌祭)時舀取鬯酒所用的禮器。它象征着至高無上的權力、尊貴的身份等級,并承載着溝通神靈、維系宗法秩序的重要功能,是研究中國古代禮制、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的關鍵器物之一。
參考資料:
- 《說文解字》 (漢·許慎撰): 對“圭”、“瓒”字的本義解釋。可參考權威線上版本如 漢典網 或 中華典藏 的相關條目。
- 《周禮注疏》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對“祼圭有瓒”及相關禮制的詳細注解。可查閱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或 國學大師網 收錄的版本。
- 《毛詩正義》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 對《詩經·大雅·江漢》“釐爾圭瓒”句的闡釋。同樣可于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或 國學網 查找。
- 《漢語大詞典》: 對“圭瓒”詞條的綜合性釋義。大型圖書館或專業數據庫(如知網、萬方)可查閱電子版或紙質版。
網絡擴展解釋
“珪瓒”是古代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釋義
“珪瓒”指一種玉柄的酒器,主要用于祭祀或重要禮儀場合。其結構由兩部分組成:
- “珪”(guī):古代玉制禮器,象征身份或權力;
- “瓒”(zàn):祭祀時盛香酒(秬鬯)的器具。
2.曆史文獻引證
- 《逸周書·王會》記載:“珪瓒次之,皆西面。” 朱右曾校釋:“瓒,盛鬯酒之器,以珪為柄。”
- 《史記·晉世家》提到周王賜晉侯“秬鬯一卣,珪瓒”,裴駰注:“諸侯賜珪瓚,然後為鬯(香酒)。”
3.用途與文化意義
珪瓒是古代禮制中的重要器物:
- 用于祭祀時舀取香酒(秬鬯),象征對神靈的敬奉;
- 作為賞賜品,體現君主對諸侯的信任與封賞。
4.讀音争議
部分資料(如、3)标注拼音為“yuè zàn”,但更多權威來源(如、4、5、6)顯示正确讀音為“guī zàn”,可能與字形或曆史注音差異有關,建議以“guī zàn”為準。
5.相關詞彙
與“珪”相關的成語如“析珪判野”“秋月如珪”等,均與玉器的象征意義相關。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形制或考古實例,可參考《周禮》或青銅器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礙手邦士變故易常冰籁髌腳撥動不期而遇恻念大痊颠沒地媪調服掉書語蝃蝥鼎命頓錫斐然鄉風釜煤負字高誼規景姑妄言之顧颉剛畫诏谏章甲魚借據警露金鲫褧裳鹫堞積重軍列魁儈老師父老爺廟律學率遵馬列主義耐火磚糱酒牛飼敲剝侵刻親饋肵俎诎要桡膕身丁錢使車事前室學四神紋碎屍萬段泰然自若檀香梅恬穆蹄躈绾握物外鑲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