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規銀的意思、規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規銀的解釋

即規元。 鄭觀應 《盛世危言·鑄銀》:“﹝本洋﹞每元計重七錢二分,運入 中國 ,極貴時可抵規銀八錢。”按,舊稱 西班牙 輸入 中國 的銀币為本洋。參見“ 規元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規銀”是近代中國商貿領域中的專用術語,特指按照行業慣例或官方規定折算的銀兩結算單位。該詞彙主要用于19世紀至20世紀初期的金融交易中,其核心特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概念屬性

  1. 虛拟銀兩标準:規銀并非實體貨币,而是以紋銀(标準成色銀錠)為基準的記賬單位,通過固定公式折算實際支付金額。例如上海“規元銀”的計算方式為: $$ 規元銀 = frac{text{實際銀兩重量} times text{成色}}{0.935374} $$
  2. 區域適用性:不同商埠存在差異化的折算體系,如漢口“洋例銀”、天津“行化銀”等,均屬規銀範疇。

二、曆史功能

  1. 成色折算:解決各地銀錠成色不一導緻的交易糾紛,上海錢業公所于1856年确立“九八規元”制度,規定每千兩紋銀扣除2%成色差作為标準。
  2. 彙兌中介:在銀兩、銀元并行的貨币體系中,規銀承擔跨區域貿易的清算職能,天津商人經上海采購棉紗時,需将行化銀折算為規元銀結算。

三、文獻溯源 該術語載于1935年《銀行周報》第19卷第7期《廢兩改元之經過》專論,詳細記述規銀制度在法币改革前的金融地位。當代研究可參考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編纂的《中國近代貨币史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規銀”是漢語中的一個曆史經濟術語,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1.基本定義

2.曆史背景與用途

3.相關概念

4.權威來源說明

規銀是近代中國商業活動中用于标準化結算的虛拟銀兩單位,反映了當時貨币體系的複雜性。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具體折算規則或曆史演變,可參考《盛世危言》等經濟史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鹌鹑馉饳兒懊憹歌币馬避慎長恨歌斥黜存心養性誕載笪屋奠醊棟鄂頓混樊蠻煩使飛觀風動工具墳土狗骨胡蜂昏老活剝胡三交扇借力進參金姑聲九尾狐狸抗表賫詣糧店連牽列大夫留香盲然眉宇冥椿磨佗子南沃沮鬧盈盈内壤能幹搦搦頗辭譴告犍為翹足而待清鄉清渫蜷伏蓐婦設化懾聳十榦十千疏亮汪罔猥獕憲批俠邪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