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簋飧的意思、簋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簋飧的解释

亦作“ 簋飱 ”。1.盛在簋内的熟食。《诗·小雅·大东》:“有饛簋飧,有捄棘匕。” 毛 传:“飧,熟食,谓黍稷也。”

(2).谓一簋熟食。《后汉书·张衡传》:“於心有猜,则簋飧饌餔犹不屑餐, 旌瞀 以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簋飧”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定义
    指盛放在“簋”(ɡuǐ)中的熟食,特指黍稷类谷物制成的饭食。其中“簋”是古代盛放食物的青铜器或竹木器皿,形制多为圆口双耳;“飧”(sūn)则指熟食或简单的饭食。

  2. 文献出处与用法

    • 《诗经·小雅·大东》提到“有饛簋飧,有捄棘匕”,描述簋中食物满溢、用棘木勺取食的场景。
    • 《后汉书·张衡传》以“簋飧”比喻简朴的饮食,如“簋飧饌餔犹不屑餐”,表达对粗陋食物的不屑。
  3. 扩展含义
    除字面意义外,“簋飧”还可代指祭祀或日常饮食中的礼仪性餐食,反映古代饮食文化与礼制结合的特点。例如《毛传》注“飧”为“熟食,谓黍稷也”,强调其作为祭祀用品的属性。

该词多用于先秦至汉代文献,既指具体的盛器与食物组合,也蕴含礼仪、简朴等文化意象,现代汉语中已罕见使用。

网络扩展解释二

《簋飧》的意思

《簋飧》是一句古代成语,意为丰盛的饭食。在古代,簋是一种盛食物的器皿,而飧指晚间的饭食。因此,簋飧的意思就是丰盛的晚餐。

拆分部首和笔画

《簋飧》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簋”、“飠”,其中“簋”的部首是“⺮”(竹),“飠”的部首是“食”(食物)。它的总笔画数是28画。

来源和繁体字

《簋飧》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一句描写丰盛饭食的成语。它的繁体字形为「簋飠」。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簋飧的汉字写法稍有不同。簋的写法为「簋」,并且簋字中的竹旁在古代的写法是「⺮」。飧的写法为「飧」。

例句

他们在丰盛的簋飧中享受美好的时光。

组词

簋飧盈坛、簋衔珍馐、簋负黍秆。

近义词

盛宴、丰宴。

反义词

简餐、清淡的食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