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瓌潤”。美好貌。《南史·胡諧之傳》:“ 諧之 風采瓌潤,善自居處。”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三:“﹝ 韓景文 ﹞風采瓌潤,字畫遒媚,亦好作詩。”
“瑰潤”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guī rùn,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内容解釋:
部分詞典将其歸類為“美好貌”,強調視覺或氣質上的優雅與和諧。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南史》等古籍原文。
《瑰潤》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事物或者人的狀态。它表示某物或某人的精神、情緒或外表十分美好、光彩照人,給人以欣喜和愉悅的感覺。
《瑰潤》的部首是玉字旁(王),它一共有17個筆畫。
《瑰潤》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羔裘》這首古代詩中,意為羊毛的顔色和質地十分美好。
繁體字中,瑰潤的寫法為「瓌潤」。
在古代漢字中,《瑰潤》的寫法為「瓌潤」,瓌意呈現出光彩斑斓的美麗之意,潤則表示柔潤、滋潤之意。
1. 她的皮膚猶如玉一般,格外瑰潤動人。
2. 這幅畫的色彩鮮豔,給人一種瑰潤的感覺。
3. 秋天的陽光照在樹葉上,顯得特别瑰潤。
1. 瑰麗:美麗且不凡。
2. 潤澤:柔潤、滋潤。
3. 瑰寶:珍貴而美麗的東西。
1. 豔麗:色彩鮮豔麗人。
2. 絢爛:光彩奪目、炫耀美麗。
3. 雍容:外表美麗大方。
4. 精緻:細膩而美好。
1. 幹燥:缺乏水分,不潤滑。
2. 枯燥:缺乏趣味,乏味無聊。
3. 蒼白:色彩不鮮明,缺乏生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