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瓌润”。美好貌。《南史·胡谐之传》:“ 谐之 风采瓌润,善自居处。”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三:“﹝ 韩景文 ﹞风采瓌润,字画遒媚,亦好作诗。”
“瑰润”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guī rùn,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内容解释:
部分词典将其归类为“美好貌”,强调视觉或气质上的优雅与和谐。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南史》等古籍原文。
《瑰润》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事物或者人的状态。它表示某物或某人的精神、情绪或外表十分美好、光彩照人,给人以欣喜和愉悦的感觉。
《瑰润》的部首是玉字旁(王),它一共有17个笔画。
《瑰润》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羔裘》这首古代诗中,意为羊毛的颜色和质地十分美好。
繁体字中,瑰润的写法为「瓌潤」。
在古代汉字中,《瑰润》的写法为「瓌潤」,瓌意呈现出光彩斑斓的美丽之意,潤则表示柔润、滋润之意。
1. 她的皮肤犹如玉一般,格外瑰润动人。
2. 这幅画的色彩鲜艳,给人一种瑰润的感觉。
3. 秋天的阳光照在树叶上,显得特别瑰润。
1. 瑰丽:美丽且不凡。
2. 润泽:柔润、滋润。
3. 瑰宝:珍贵而美丽的东西。
1. 艳丽:色彩鲜艳丽人。
2. 绚烂:光彩夺目、炫耀美丽。
3. 雍容:外表美丽大方。
4. 精致:细腻而美好。
1. 干燥:缺乏水分,不润滑。
2. 枯燥:缺乏趣味,乏味无聊。
3. 苍白:色彩不鲜明,缺乏生气。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