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歸奇顧怪的意思、歸奇顧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歸奇顧怪的解釋

明 末 昆山 歸莊 與 顧炎武 ,俱有才名,而耿介絕俗,人稱“歸奇顧怪”。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九:“﹝ 顧亭林 ﹞與同邑 歸莊 齊名。鄉裡有 歸 奇 顧 怪之目。”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八:“國初, 崑山 歸處士 莊 與 亭林 齊名,時有 歸 奇 顧 怪之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歸奇顧怪”是形容明末清初兩位著名學者歸莊和顧炎武的成語,指他們性格奇特、行為怪癖但才華出衆的特點。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該成語由兩人的姓氏組成:

    • 歸奇:指歸莊(1613-1673),明末清初文學家,性格豪放不羁,行為奇特。
    • 顧怪:指顧炎武(1613-1682),明清之際思想家,性情孤僻嚴謹,治學方式獨特。
  2. 曆史背景
    兩人同為江蘇昆山人,均參與複社(明末文人團體),但因耿介絕俗,與世俗格格不入,被時人合稱“歸奇顧怪”。他們雖性格迥異(歸莊狂放,顧炎武嚴肅),但私交甚笃,以氣節和才學聞名。

  3. 出處與示例

    • 最早見于清代江藩《漢學師承記·顧炎武》,記載兩人因特立獨行得此稱號。
    • 陳康祺《郎潛紀聞》亦提到“國初昆山歸處士莊與亭林齊名,時有歸奇顧怪之目”。
  4. 用法與延伸
    成語多用于書面語,作賓語或定語,強調人物特立獨行、不合流俗的品質。需注意“奇”在此讀作“qí”而非“jī”。

該詞不僅是對歸、顧二人性格的概括,也反映了明清之際文人崇尚氣節、不隨波逐流的風骨。

網絡擴展解釋二

歸奇顧怪的意思

《歸奇顧怪》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追求奇特、稀奇古怪的事物,而忽視了平凡和常理。

拆分部首和筆畫

《歸奇顧怪》的拆分部首為彳、亻、心、手和心,分别代表歸、奇、顧、怪的部首。總共有18個筆畫。

來源

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中,用來形容某個人追逐奇特事物,而忽略了平常、常理的事物。

繁體

《歸奇顧怪》是《歸奇顧怪》的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字形可能有所不同,但發音和意義是相同的。

例句

他總是歸奇顧怪,追求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卻忽視了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事物。

組詞

歸正、歸根究柢、奇特、顧慮、怪癖等。

近義詞

好奇異、獨特、異想天開。

反義詞

平凡、常規、穩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