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量的意思、軌量的詳細解釋
軌量的解釋
軌則,法度。《左傳·隱公五年》:“君,将納民於軌,物者也。故講事以度軌量謂之軌,取材以章物采謂之物。” 楊伯峻 注:“度軌量,度,動詞,舊讀入聲,音鐸,正也;軌量為其賓語。度軌量猶言揆正6*法度。” 漢 揚雄 《劇秦美新》:“改制度軌量,鹹稽之於《秦紀》。”
詞語分解
- 軌的解釋 軌 (軌) ǐ 車子兩輪之間的距離,其寬度為古制八尺,後引申為車轍。 一定的路線:軌迹。軌轍(車輪行過留下來的痕迹,喻已往有人走過的道路或做過的事情)。 應遵循的規則:軌度(?)(法度)。軌範(規範,楷模)。步入正軌。 筆畫數:; 部首:車; 筆順編號:
- 量的解釋 量 á 确定、計測東西的多少、長短、高低、深淺、遠近等的器具:量具。量杯。量筒。量角器。 用計測器具或其他作為标準的東西确定、計測:計量。測量。量度。量體溫。 估計,揣測:估量。思量。打量。 質 量 à 古代指鬥、升一類測定物體體積的器具:度量衡。 能容納、禁受的限度:酒量。氣量。膽量。度量。 數的多少:數量。質量。降雨量。限量供應。 審度:量刑。量才錄用。量體裁衣(喻從實際情況出發辦事)。 質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軌量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軌量”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含義指軌則、法度,常見于古代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 核心含義:指規範、法則或制度,常用于描述社會或政治秩序。例如《左傳·隱公五年》提到“度軌量”即“揆正法度”,強調規範的重要性。
2.字義分解
- 軌:原指車輪間距,引申為規則、法度(如“正軌”“越軌”)。
- 量:指測量、限度(如“度量”“膽量”),此處與“軌”結合,強調規範的衡量标準。
3.文獻出處
- 《左傳》:最早出現于《左傳·隱公五年》,原文“講事以度軌量謂之軌”,說明通過制定規則來引導民衆行為。
- 揚雄《劇秦美新》:漢代文獻中再次使用,如“改制度軌量”,指修訂國家制度。
4.用法與示例
- 古代語境中多用于政治或禮制讨論,例如“納民於軌物”指将民衆納入規範體系。
- 現代極少使用,僅見于學術研究或古籍解讀。
提示:
如需進一步了解文獻原文或上下文,可參考《左傳》《劇秦美新》等古籍或相關注釋。以上解釋綜合了多個來源,部分内容經過簡化處理。
網絡擴展解釋二
軌量: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
軌量(guǐ liàng)是一個漢字詞彙,包含着豐富的意義。我們将從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多個方面來介紹這個詞的含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軌量由軌和量兩個部分組成。其中,軌由車和土組成,表示鐵軌或者車轍的軌迹。量則由裡和曰組成,表示測量、計量的意思。軌量共有12畫。
來源
軌量最初出現于《康熙字典》,并在現代漢語中被廣泛使用。
繁體
在繁體字中,軌量的寫法為「軌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軌量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它所代表的意思大緻相同。
例句
1. 在高速鐵路上,列車行駛的軌量必須精确測量。
2. 這個項目需要根據軌量進行調整和改進。
3. 營運公司要求測量員每天記錄軌量數據。
組詞
軌迹、軌道、軌範、量綱
近義詞
計量、測量、衡量、度量
反義詞
偏差、差異、不準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