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蝈蝈的意思、蝈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蝈蝈的解釋

一種像蝗蟲的昆蟲。俗稱叫哥哥。身體綠色或褐色,腹大,翅短,善跳躍,吃植物的嫩葉和花。雄的借前翅基部摩擦發聲。 清 顧祿 《清嘉錄·養叫哥哥》:“秋深,籠養蟈蟈,俗呼為‘叫哥哥’,聽鳴聲為玩。藏懷中,或飼以丹砂,則過冬不僵。籠刳乾葫蘆為之,金鑲玉蓋,彫刻精緻。”《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等開了春兒,滿地的高粱穀子,蟈蟈兒,螞蚱,坐在那樹陰兒底下看個青兒,纔是怪好兒的呢!” 楊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四章:“多麼美麗的夏夜呵,晶瑩的星星在無際的灰蒙蒙的天宇上閃爍着動人的光芒;蝈蝈、蟋蟀和沒有睡覺的青蛙、知了,在草叢中、池塘邊、樹隙上輕輕唱出抒情的歌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蝈蝈是一種昆蟲,屬于直翅目螽斯科,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蝈蝈是螽斯科大型鳴蟲的通稱,學名通常指螽斯類昆蟲。其名稱源于雄蟲通過摩擦前翅基部發出“括括括”的清脆鳴聲,因此也被俗稱為叫哥哥。

二、形态特征

三、生活習性

四、文化意義

蝈蝈在中國有悠久的觀賞曆史,清代《清嘉錄》記載了将其養于葫蘆籠中的習俗。它與蟋蟀、油葫蘆并稱“三大鳴蟲”,常被作為寵物飼養。

五、生态作用

屬于益蟲,能控制玉米螟、松毛蟲等農業害蟲種群。


注:蝈蝈的别名在不同地區有蛞蛞、蚰子等變體,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