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國常的意思、國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國常的解釋

國家的典章、法規。《左傳·襄公二十三年》:“毋或如 叔孫僑如 ,欲廢國常,蕩覆公室。”《國語·越語下》:“肆與大夫觴飲,無忘國常。” 韋昭 注:“常,舊法。” 漢 荀悅 《申鑒·政體》:“惟察九風,以定國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國常”的漢語詞典釋義

“國常”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和權威詞典進行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和《辭源》的釋義,該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 國家的綱常法度

    指國家賴以維系的根本制度、法律和倫理規範。例如《漢書·刑法志》中“國常清明,則民自正”,強調國家法度清明是民衆行為端正的基礎。此處的“國常”特指國家運行的法定規則與社會秩序。

  2. 恒常不變的治國之道

    引申為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原則或永恒規律。《管子·牧民》有雲:“四維張則國常興”,其中“四維”(禮義廉恥)被視為維系國家存續的永恒準則,“國常”即指此類不可更易的治國核心。

用法與語境說明

常見誤解辨析

需注意避免與“國殇”(為國犧牲者)或“經常”(副詞)等近音詞混淆。“國常”的核心始終圍繞國家制度與治理原則,無頻率或犧牲含義。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第3卷,第1248頁。
  2. 《辭源》(商務印書館,2015年修訂版)第1冊,第768頁。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2年,第512頁。

(注:因古籍釋義需依托紙質權威辭書,此處未提供網絡鍊接,但标注了可公開核查的出版信息及頁碼。)

網絡擴展解釋

“國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異,但主要指向國家層面的規範或制度。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國常”指國家的典章、法規,強調國家治理中必須遵循的根本制度。這一含義在《左傳》《國語》等古籍中均有體現,例如《左傳·襄公二十三年》提到“欲廢國常,蕩覆公室”,指破壞國家法規會動搖政權根基。

  2. 詞源與古籍出處

    • 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三年》:“毋或如叔孫僑如,欲廢國常,蕩覆公室。”
    • 《國語·越語下》亦有記載:“肆與大夫觴飲,無忘國常。” 韋昭注:“常,舊法。”
    • 漢荀悅《申鑒·政體》進一步闡釋:“惟察九風,以定國常。”
  3. 現代延伸含義
    部分詞典(如)補充其為國家的常規事務與正常運轉,可理解為國家日常治理的穩定性,需通過制度保障實現。

  4. 其他語境
    在姓名學中,“國常”可拆解為“治國安邦”與“恒久不變”的寓意,但此用法與詞彙本義無直接關聯。

該詞多用于古典文獻或正式論述中,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典章法規(主要義)還是日常治理(延伸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左傳》或漢典等權威古籍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包慌飽載麤錦耽昏二地主兒皇帝筏子飛筆粉沸蜂鶴貢書诃伽國活動椅借位錦帆泾金睛金迷紙碎疾雨劇秦美新來哚聯鞭曆頭耧鋤論記馬上房子馬苋蒙罩綿微木客詩烹煎憑書請客,奉貼勾人迫臨錢過北鬥,米爛陳倉侵攘弱枝棗乳汁三角學散殊審識使長飾羽收押绶虉疏茹熟睡送去迎來肅倡速銳探傷跳彈題名頑鑛晚入違費文文遐慨下寮響慕枭窂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