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國成的意思、國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國成的解釋

猶國均。國家政務的權柄。《詩·小雅·節南山》:“憂心如酲,誰秉國成?不自為政,卒勞百姓。” 毛 傳:“成,平也。” 鄭玄 箋:“觀此君臣,誰能持國之平乎,言無有也。” 孔穎達 疏:“誰秉國成,言君臣不能持國平也。” 陳奂 傳疏:“秉國成,猶雲秉國均也。” 宋 曾鞏 《蒲宗孟制妻陳氏封河東郡夫人》:“惟時哲輔進秉國成。” 清 黃宗羲 《董公墓志銘》:“ 孫 熊 二公皆書生,不知兵,迎 方 王 二師,拱手而授之國成,凡原設營兵衛軍,俱隸 方 王 。”《明史·劉宗周傳》:“嗚呼,八年之間,誰秉國成,而至於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國成”一詞的含義需要結合古代文獻和現代用法進行多維度解析,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古代文獻中的核心含義(國家政務權柄)

  1. 詞源解析
    該詞最早出自《詩經·小雅·節南山》中的“誰秉國成?不自為政,卒勞百姓”,。

    • 成:通“均”,指平衡、治理(毛傳注釋“成,平也”)。
    • 國成:意為國家政務的權柄,即執掌國家事務的權力核心。
  2. 曆史引用
    宋代曾鞏在《蒲宗孟制妻陳氏封河東郡夫人》中提及“秉國成”,清代黃宗羲的墓志銘也沿用此意,均指向對國家治理權的探讨。


二、現代語境中的延伸與變化

  1. 成語化引申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定義為“國家建設成就顯著”,強調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的繁榮昌盛。
    示例:可用于描述新中國成立後的發展成就(如中提到的軍隊條令修訂案例)。

  2. 姓名學中的寓意
    作為名字時,“國”象征家國抱負,“成”代表成功,組合寓意“心懷天下、事業有成”。但需注意,這與詞語的原義存在差異。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