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官名。掌清除蛙類動物。《周禮·秋官·蝈氏》:“蟈氏,掌去鼃黽。焚牡蘜,以灰灑之,則死。” 鄭玄 注:“ 齊 魯 之間謂鼃為蟈;黽,耿黽也。蟈與耿黽尤怒鳴,為聒人耳,去之。” 清 曹寅 《聞蛙》詩:“我官同蟈氏,清夜聽閒冷。” 清 趙翼 《食田雞戲作》詩:“嘗攷 康成 註《蟈氏》,上供禦食始 漢 時。”
“蝈氏”一詞的含義需結合曆史語境和現代用法綜合理解,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蝈氏是周代設立的官職,隸屬于秋官系統,主要負責驅除蛙類等幹擾性動物。據《周禮·秋官》記載,其職責包括焚燒牡菊(一種植物)并用灰燼驅趕蛙類,以減少鳴叫對環境的幹擾。
職能背景
古代齊魯地區稱蛙為“蝈”,因蛙鳴聒噪影響生活,故設專職管理。鄭玄注《周禮》時強調此官職的設立與民生環境治理相關。
建議在學術或曆史語境中采用“古代官職”釋義,若遇現代引申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蝈氏》是一個中文詞彙,它指的是蝈蝈這種昆蟲的屬名。
《蝈氏》這個詞的部首是蟲部,共有10個筆畫。
《蝈氏》一詞來源于拉丁語。在拉丁語中,蝈蝈屬被稱為"ensifera"。
《蝈氏》的繁體字為「蟈氏」。
在古代漢字中,蝈蝈屬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具體古代的寫法無法确定,因為漢字的演變與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1. 這本書詳細介紹了蝈蝈屬的特征和習性。
2. 他對蝈蝈研究頗深,被譽為蝈蝈學的專家。
蝈蝈屬
蟋蟀屬、螽斯屬
飛蛾屬、蝴蝶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