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國軍的意思、國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國軍的解釋

(1).國家的軍隊。《魏書·彭城王勰傳》:“昔聞國軍獲勝,每逢雲雨。今破 新野 、 南陽 及摧此賊,果降時潤。誠哉斯言。”

(2).國6*6*黨政府自稱其軍隊為“國軍”。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國軍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國軍”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核心含義,需結合曆史背景進行解讀:

一、基本含義 指代國家的軍隊,即國家政權建立的武裝力量。該用法最早見于《魏書》等古籍,如《北史·彭城王勰傳》中“國軍獲勝”即指國家軍隊的勝利。

二、特定曆史稱謂 特指中國國民黨領導的軍隊:

  1. 起源:1925年由國民黨在廣州組建,全稱“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初期效忠國民政府。
  2. 演變:1947年改稱“中華民國國軍”,1949年後隨國民黨政權退守台灣地區,現由台灣地區行政當局控制,大陸多稱其為“台軍”。
  3. 特點:建軍初期效仿蘇聯體制,設黨代表及政治部,具有政黨屬性。

注意:當代使用該詞需注意語境,避免混淆國家軍隊的廣義概念與特定曆史時期的軍隊稱謂。如需引用曆史文獻,建議标注具體時間範圍(如1925-1949年間的國民黨軍隊)。

網絡擴展解釋二

《國軍》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國軍》是指************國民革命軍的簡稱,又稱中國國家軍。它是20世紀中國大陸國家軍隊的代稱,包括陸軍、海軍、空軍等部隊。這個詞彙常用于描述與其對立的“共軍”,即***************領導的紅軍。

拆分部首和筆畫

《國軍》共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囗”和“冖”。其中“囗”部首形象地表示“圍住”,“冖”部首則表示“覆蓋”。整個詞彙由8個筆畫構成。

來源

《國軍》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期中國大陸的政治和軍事背景。它最初用于描述中國國内的武裝力量,以區别于其他軍事組織和民間武裝。

繁體

《國軍》是《國軍》的繁體字形式。************及台灣地區通常使用繁體字,因此在這些地區,《國軍》這個詞更為常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該詞彙的字形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整體的意思和表示并無太大差異。

例句

以下是《國軍》的例句:

1. 國軍奮勇抵抗,堅定保衛國家的安全。

2. 國軍的士兵們誓言誓死捍衛國土。

3. 在抗戰中,國軍與共軍并肩作戰,共同抵禦外敵。

組詞

與《國軍》相關的組詞有:

1. 國軍将領

2. 國軍戰士

3. 國軍制度

4. 國軍友軍

近義詞

與《國軍》近義的詞彙包括:

1. 國家軍隊

2. 中國軍隊

3. 國民軍

4. 中華軍隊

反義詞

與《國軍》反義的詞彙是“共軍”,指***************領導的軍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